
摒弃“新官不理旧账”需制度跟进
政府部门不守信践诺、新官不理旧账,不但损害了政府公信力,也严重影响到市场主体的投资信心。为了改善营商环境,黑龙江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清赖行动”专项整治工作。
新官不理旧账,主要是指一些官员走马上任之后,对前一任官员留下的事务及债务等不闻不理,任其一直拖下去,造成许多隐患。不可否认,“后任不问前任之事”早已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新官不理旧账”,说到底还是干部的思想作风不过硬,责任意识不强,喜功却不愿意担责。
“新官不理旧账”是政府不诚信守法的重灾区,长期损害政府的权威性与公信力。要让“新官”理“旧账”,就要解决作风跑偏的老问题。一方面,要对官员实行“终身问责制”,治理“新官不理旧账”,主观自觉之外还要有客观约束,对那些因好大喜功而导致欠账,未还清债务就“拍屁股走人”的官员要进行追债问责。二是要健全“交接机制”,保持工作的延续性,要将“新官理旧账”纳入具体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形成评价考核导向,既鼓励履新干部大胆创新,又提醒履新干部维护政府诚信,接过发展的“接力棒”使新任上任、旧账新主实现无缝隙对接。
不管“新官”“旧官”,心里都要装着一本“人民的账”,在任要算“发展账”,离任不留“糊涂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