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头禁烟纳入干部考核理所应当

  近年来,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将党政领导干部等公务员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的情况纳入干部年终考核。近日,这一建议收到中央有关部门答复,未来领导干部考核中对公共场所禁烟情况的参考有望加强。

  公共场所控烟尤其是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这是大势所趋,也已经写入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很多地方的控烟条例之中。而且,中央早在2013年就下发过《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规定“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的重要意义,模范遵守公共场所禁烟规定,以实际行动作出表率,自觉维护法规制度权威,自觉维护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形象”。

  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少领导干部不但没有做到带头禁烟,反而是带头吸烟。可以说,在领导干部“带头禁烟令”之下,党政机关俨然成了控烟、禁烟的死角,领导干部在禁烟区吸烟也成了吸烟的“监督死角”。在现实生活中,敢于理直气壮地制止领导干部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并不多见,即使有中央规定甚至是法律撑腰,大多数下属不敢制止和投诉领导干部吸烟。究其根源,除了一些领导干部对公共场所禁烟的认识不够强之外,最主要的是缺乏配套的问责机制进行倒逼,使得吸烟的领导干部不能增强和树立戒烟的意志力,始终把吸烟、戒烟当成个人私事来看待。

  在领导干部“带头禁烟令”的基础上,将领导干部带头禁烟纳入到领导干部的考核标准之中,这是理所应当的选择。这实质上是另一种形式的问责机制,对领导干部带头禁烟产生了一种倒逼力量,可以倒逼领导干部严格执行“带头禁烟令”,进而推进党政机关、单位室内禁烟,并能为全社会控烟起到示范作用。

  再者,从法律角度说,领导干部带头禁烟并纳入领导干部考核之中,这是领导干部依法履行法定义务,并没有额外给领导干部增加负担。《公务员法》第14条规定,公务员应当履行“模范遵守、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法治,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义务。

 


 

  面对难缠的人和事,为了促进村里发展,有的村干部不得不采取一些狠招,恩威并施;有的村干部为了达到目的,明知违法违规,还是不择手段,采取打折腿、点燃车等暴力方式。威胁、恐吓、逼迫,甚至暴力,狠人用狠招,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并不鲜见,这凸显了乡村治理法治化、规范化的现实难题。(214日半月谈网)

  @邓尤福:在农村基层治理过程中,必须严格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真正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唯有如此,才能切实防止村官变异为村霸,才能让每个村民的合法权益都能得到依法公平的维护。

 

  浙江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浙江省绍兴市政协原副主席陈建设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自首,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陈建设于20049月提前退休,距离此次被审查调查已经过了15年之久。(217日《北京青年报》)

  @刘元华:“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正风反腐不会留后门,退休官员也没有特权。在从严治党的路上,党和政府要坚持“零容忍”不变,既毫不留情“拔病树”,又盯紧看牢“二线权力”,迫使官员在退前勿任性、退后守规矩。

 

  安徽某县一所公立初级中学团委书记兼班主任介绍,去年学校买了一台硬盘容量1000G的文件服务器,本以为能用很长时间,结果一学期就用掉了500多个G,而且里面没有多少教学类文件,大多是校领导班子、教研组、班主任为应对上级检查而产生的各类文件资料。(216日《瞭望》新闻周刊)

  @婧蓝:“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教育是国之大计,是党之大计,之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唯有以“实”为底,铲除虚假之风滋生的土壤,才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就山东烟台一广告牌市民公约出现“热爱西安”字样一事,烟台市芝罘区世回尧街道办事处通过其微信公号发布情况通报称,经多方查找,已于16日找到事件当事人唐某某,并确认该事件完全为其个人行为。(217日中国新闻网)

  @向秋:“乌龙标语”非官方所为,相关街道办事处不能有松了一口气的想法,还需反思和认识自身的问题,在社会治理的深、严、细、实上下功夫,在提高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水平上求实效。

 

  近日,广西梧州南站铁路警方抓获了两名在朋友圈公然明码标价能带人进站乘车的男子,处以行政拘留五日,并追缴违法所得。(217日央广网)

  @晨辰:收费带客进站,看似是“两全其美”,实则包含了一种灰色利益交换,是暴利下的“畸形产业”。旅客们通过缴纳“好处费”或许能够解决燃眉之急,却也助长了“喊客拉客党”的歪风邪气,破坏了当前的公平与规则,更对社会风气造成了恶劣影响。应坚持按制度和规矩做人做事,宁可自己吃点亏,也不能为了一时的“便宜”,丧失了对原则和底线的坚守。

 

  《北京市幼儿园办园质量督导评估办法(试行)》近日对外正式公布,以后北京市将对幼儿园进行打分定级,评估结果直接影响幼儿园的生均补贴、表彰奖励、干部考核等。(北京晚报217日)

  @游德福:把行业质量督导评估办法说成“紧箍咒”,似乎有些牵强。但是,刚性的制度约束所到之处,既是对作风的激浊扬清,更是价值观的重塑再造,这点毋庸置疑。所以,任何人都一定要破除侥幸心态,对制度和法规保有一份敬畏。有了这个“紧箍咒”,就更能够严格依法监管,加强对各类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