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黑欠薪企业”迈出维权第一步
日前,人社部发布2019年第一批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信息,共涉及30户用人单位及其相关责任人。人社部表示,根据《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及联合惩戒有关规定,这些单位及相关人员将在政府资金支持、政府采购、招投标、生产许可、资质审核、融资贷款、税收优惠以及交通出行、高消费等方面依法受到限制。
过去,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在各地比较普遍,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群体的权益,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虽然“恶意欠薪入罪”已写入刑法修正案,但至今鲜有因恶意欠薪被法办的案例,导致一些用人单位及个人,视恶意欠薪为家常便饭。基于此,去年12月,人社部出台规定,在对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的同时,建立“黑名单”制度,并实行综合惩戒,使其“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不过,“拉黑”欠薪企业,只是迈出维权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对保障农民工工资考核不合格的地方,奖先评优应实行“一票否决”,并问责相关负责人。同时,督促用人单位及个人,遵守国家法律,恪守社会良知,及时足额兑现农民工薪酬。再者,农民工一定要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维权,切莫因过激行为,将自己从受害者变为违法者。还有,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多办实事好事,少做表面文章,切实担负起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司法机关应提高“恶意欠薪入罪”的执行力,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依法为农民工等弱势劳动者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