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的命运不能由家长情绪化支配
近日,河北邯郸市永年区网信办官方微信公众号“网信永年”发布针对“育英学校学生被推头”的回应,标题中称“校方作公开道歉,涉事老师被辞退”。学校作出将徐老师辞退的决定,但事件却并未结束,八年级16班60余位家长欲联名,请求学校给徐老师一次机会,因为他们都认为,“徐老师是个好老师”。
因为网络的普及,教师处罚学生更容易成为敏感话题,在诸多事件中教师多成为一边倒的指责对象。诚然,学生的权利需要保护,但是保护学生的权利并不意味着无须承认教师保有一定管理惩罚手段的合理性与必要性,遗憾的是这一点又容易被家长们的情绪化所左右,支配着对教师的处理。
教师的命运不能由家长情绪化支配。教师履行教育职责既要依法依规,受到监督与制约,但同时也应当被尊重和受到应有的保护,尤其是在面对具体执教行为带来争议,引起家长的意见时,还得有客观公正的调查与裁决机制,而不是由单方的情绪扯着鼻子走。教育层面在涉及教师师德问题的处理上,更应当建立由教师、家长代表、专家、法律人士等组成的师德委员会调查、听证、会商与裁定机制,出现了争议或者家长有意见,交给程序与机制来讨论辩明,用家长与教师权利的保障机制来消除舆论情绪化的焦虑,给教育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