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银保监局:一年处罚银行保险机构221家罚没金额突破1亿元

    本报讯(记者任文岱) 日前,第199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发布会在北京召开,这也是银保监会派出机构整合挂牌后的首场新闻发布会。山东银保监局党委书记王俊寿以“山东银保监局聚焦聚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介绍了山东银保监局重引领、搭平台、破瓶颈、防风险,督促引导辖区银行保险机构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山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的做法和成效。

    王俊寿指出,山东银保监局在解决融资难问题上,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进行监管引领,引导银行业要回归本源、服务实体,摒弃唯抵押论和唯担保论的传统经营理念,构建新型的轻型金融文化,倡导竞争中性的原则,强调不能有所有制的歧视,引导树立逆周期思维和差异化经营的理念,把银行业支持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的质效,与市场准入、不良容忍、现场检查频率和监管评级评估挂钩等。

    另一方面,对不听话的“坏孩子”机构实施监管干预,包括柔性方法,有窗口指导和监管约谈等,以及铁腕监管,对转嫁成本、搭售产品、任意提高审贷门槛等行为,按照整治金融乱象的整体部署,严查重处。

    据了解,截至2018年末,据初步统计,山东省全省银行业资产规模突破12万亿元,处置不良贷款超过2200亿元,辖区去年保费收入2500亿元。同时,山东银保监局整治金融乱象,严查严处违法违规问题,2018年累计处罚银行保险机构221家次,处罚责任人335人次,罚没金额1.1624亿元。

    王俊寿表示,山东银保监局全力支持山东省民营企业发展,不单方面断贷、压贷、抽贷,另外,将重点优化信用环境,动态开展企业信用风险排查,逐级建立信用风险企业名单,指导银行机构逐家制定风险防控处置预案或方案。配合省有关部门加快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完善全省违约失信联合惩戒制度。

    他还强调,在信贷支持当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不为就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不符合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要求的,对这样的企业融资需求,要做到有所取舍,有所贷、有所不贷,不能搞“运动式”的放贷。信贷或者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一个基本遵循,就是一定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