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次人民陪审员候选人随机抽选完成

上海首次人民陪审员候选人随机抽选完成

5200名人民陪审员候选人产生

   本报讯(记者侯劲松) 近日,在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的会议室里,随着大屏幕上人员名单的快速闪动到定格,浦东新区、长宁区、虹口区、松江区和奉贤区总计5200名人民陪审员候选人相继产生,新虹桥公证处现场进行了监督公证。

  这是《人民陪审员法》实施以来,上海市司法局根据《上海市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实施方案》《上海市人民陪审员选任实施办法》,联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公安局共同开展的首次集中公开随机抽选人民陪审员候选人活动。活动以O2O”形式全程网上直播,8万余名网友在线收看,这不仅接受了广大网民的监督,还提高了社会公众对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的知晓度。

  此次活动依据依法民主、公开公正、协同高效的原则,严格按照人民陪审员随机抽选规则,借助信息化手段,直接在本市公安局人口信息系统数据库中随机抽选产生第一批人民陪审员候选人。下一阶段,各区司法局将会同区人民法院、区公安分局开展人民陪审员候选人信息采集工作,建立人民陪审员候选人信息库。之后,各区司法局将会同人民法院和公安机关,按照《人民陪审员法》的要求,对人民陪审员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重点查询人民陪审员候选人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情况,确保不符合条件的人员不被纳入选任范围。必要时,区司法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到候选人所在单位、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基础群众性自治组织、人民团体走访调查,或者对候选人进行当面考察。在通过资格审查并经本人同意的候选人名单中,再次随机抽选确定人民陪审员拟任命人选,并经公示、提名、任命、公告、宣誓等选任程序正式成为人民陪审员。

  在抽选仪式上,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宋烈表示,要充分认识做好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要依照有关法律规定严格选任条件、严格开展资格审查。司法行政、法院、公安、人大等多个部门加强协调衔接,形成工作合力。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按照职责需要健全工作机构,抓好保障落实。同时要加强舆论宣传,增进人民群众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认同,提高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张铮表示,人民陪审员法对人民陪审员最低名额数的规定,以及贯穿选用始终的随机抽选方式,都增强了人民陪审员选任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而为了最大化消弭此前“陪而不审”的现象,该法还明确规定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判案件,均要对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独立发表意见,行使表决权,并首次引入了审判长指引机制,通过制作事实问题清单等方式,由审判长在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活动时对案件的事实认定、证据规则、法律规定等事项履行中立的指引、提示、解释和说明义务,并在七人合议庭庭审中实行事实审与法律审分离,避免从前一部分人民陪审员沦为“陪衬”,提高人民陪审员参审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