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转发侵权”警示用户要遵守法律

  在朋友圈上传有趣的图文、点赞精彩的内容、转发认同的观点,已成为时下主流的社交方式。同时,使用微信推销商品也让朋友圈变身充满商机的创业高地。但在拇指按动之间,稍不留神也有可能触及侵权的“雷区”。近日,北京朝阳法院通报了几类常见的朋友圈侵权方式以及相关案例,提醒社会公众在享受朋友圈便利的同时也要提高法律意识,规避侵权风险。

  在很多人的眼里,微信朋友圈是熟人社交领域,自己的地盘当然自己做主了,岂不知这是一个误区,微信朋友圈固然属于熟人社交领域,可其毕竟是一个社交平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社交圈子,传播影响力也不尽相同。事实上,现在很多网络舆情热点事件,都是由微信朋友圈散播出来的,经过多次转发、传播后,就形成了舆论冲击力,始作俑者也难以把控事件的走向和结果,导致事件一发不可收拾,甚或产生了严重的后果。由此可见,用户在使用微信朋友圈时,要把握好言论尺寸,不要发布违法违规内容,也不要图一时口舌之快,以免惹火烧身。此前就有用户因琐事纠纷,在朋友圈辱骂朋友,遭到司法索赔,最终以道歉、赔钱了结。

  随着微信朋友圈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已然成为主要的信息传播渠道,用户也应主动遵循朋友圈的使用规范,不干侵犯他人利益的事。须知,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微信朋友圈也不例外,违法侵权就应接受法律惩罚,这是正常的纠偏之道,也让侵权者长记性,不能在自己的地盘肆意妄为,需要遵守法律和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