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让“取消门诊输液”遭遇变通
近年来,控制或取消医院门诊输液治疗,已成多地一项医改举措。深圳市明确要求“除儿童医院外,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严格控制并逐步取消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和静脉输液”,根据要求,龙岗区12家公立医院全部取消门诊静脉输液。然而,媒体走访龙岗12家医院发现,“吊瓶林立”现象在这些医院依然存在,不少患者对全面停止门诊输液更是一无所知。
取消门诊输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医改举措,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控制输液总量,还在于治理抗生素滥用现象。但在操作中,这项举措难免会遭到一些抵制。患者为了图方便,为了既获得大医院的服务,又不失去输液的机会,可能会向医院提前变通的要求。医院也可能为图赚钱,或者为了减少与患者的冲突,于是顺应了患者的要求。此次深圳市出现的“吊瓶林立”现象,正是医患双方采取的一系变通举措,譬如成人输液区不便输液,很多成人被安排到儿童输液区输液,门诊不便输液,患者就被转到急诊科后再输液。
通过完善医保付费制度,让敢于坚持原则的医院不吃亏;通过进一步强化基层医疗机构,使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常见病患者就不会到大医院去寻求这方面的变通。医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工程,这项医改举措需要与其地一些举措并驾齐驱,方能避免出现表面上取消输液、暗地里仍“吊瓶林立”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