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低俗直播 “搭车”新闻推送
突破道德底线与法律红线的网络低俗直播,污染了网络空间。国家相关部门对此持续整治打击,但利益诱惑之下,乱象屡禁不止。有媒体记者经过跟踪调查,发现个别新闻客户端成为低俗直播的入口,频频向用户推送低俗直播,用户一旦进入,则可在午夜之后进入所谓“美女秀场”。
“推送”直播信息
个性化推送是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的主打功能之一。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今日头条》客户端不定期地推送一些直播秀链接,点开链接,用户可以进入一个叫“火山直播”的直播板块,大量女主播穿着性感暴露。
登录后可见,火山直播有近百位女主播在线。《今日头条》的直播秀推送几乎每天不间断,而火山直播平台也借助这个推送优势,每天吸引大量用户的点击和关注,其中一些低俗的直播内容被广泛传播。虽然火山直播平台表明设有监管员,但平台监管员对这些低俗直播和违规行为却并没有进行制止。
直播主持人裸露身体甚至表演淫秽,目的是吸引粉丝,获取礼物,这些虚拟的礼物可以换成钱。为了逃避监管,涉黄的直播平台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线下潜规则和暗语,并且通过不断变换直播平台马甲,躲避监管。
除了礼物打赏之外,涉黄直播平台和女主播还有其他多种盈利模式,例如通过卖门票来观看私密回放。在“花椒直播”就有一个私密回放的板块,一些女主播在直播过程中诱导粉丝去观看自己的私密回放。
为了躲避监管打击,这个圈子里还出现了一系列“暗语”,所谓的“福利”“开车”就是有露骨的色情表演,这些涉黄主播被称为“车手”,而“老司机”则是指经常围观涉黄直播的观众。同时,这些涉黄直播平台也利用这些暗语,在百度贴吧、论坛或者QQ群里面进行宣传推广,吸引粉丝。
涉黄直播平台泛滥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成本低、回报高,涉黄直播平台不断变换马甲,逃避监管和打击。在苹果手机应用商店里搜索“直播”两个字,立刻出现很多直播APP,其中大部分APP的名称和图标都很隐晦,“福利”“寂寞”“真人激情”等字眼赫然写在APP的宣传语上。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理事长宗春山认为,儿童在成长和发展时期需要特殊的教育和引导,也就是在这个敏感时期,只要一点错误的知识,对他们来说影响都是巨大的。互联网带有情色内容的直播对他们冲击很大,对青少年身心包括性道德、性知识和常识,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扭曲。
直播行业应制定自律标准
据了解,从2016年开始,我国网络直播出现爆发式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截至去年12月底,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已高达3.44亿。如此庞大的市场,乱象层出不穷。
为规范网络直播秩序,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去年12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规定,禁止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利用互联网直播服务传播淫秽、色情等活动。该规定明确,国家网信办负责全国互联网直播服务信息内容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网信办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相关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国务院相关管理部门依据职责对互联网直播服务实施相应监督管理。
对目前网络直播的这种乱象屡打不绝的现状,专家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在继续加强监管和严厉打击的同时,督促直播行业尽快制定统一的行业自律和标准,重视和畅通网民举报渠道。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对于互联网色情直播,经常有人举报,但是处理效果不好。为什么?因为举报过程中,网络运营方要求举报人提供证据,但是你来不及截屏,没有证据。举报的通道是设立了,但实际上处理问题的及时性往往跟不上,所以这是一个大问题;还有,整个平台的运营靠粉丝“打赏”,所以平台不愿意自断双臂,不愿意断自己财路。国家要加大力度执法,同时监督权应当放到网民自己手中,只要畅通了网民的举报渠道,效果会越来越好。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净化网络环境,需要企业和网民自律,更需要相关部门加强依法治理的力度,要让以色情为卖点的直播平台和个人,不敢涉黄,不能涉黄,才能让青少年在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中汲取滋养,让黄流远离孩子的眼睛。(据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