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揭黑幕卧底4个月”,监管部门该学学
日前,上海市食药监局发布通报称,经查,Farine所在企业涉嫌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面粉生产面包并销售。目前,涉案食品已全部控制,公安部门已对涉嫌犯罪的8名当事人采取控制措施。网红面包店“黑幕”得以见光,始于该店一员工长达4个月的卧底。这名卧底员工告诉记者,他在去年11月就发现Farine面包店使用过期面粉,在向食药监部门举报之前,他总共偷拍了50多个视频作为证据。
倘若没有这位员工的苦心卧底,恐怕难以让这家黑心面包店的丑恶嘴脸得以暴露,而这样的良苦用心,恐怕值得监管部门认真学习。当然,寄希望于监管部门拿出大量时间去搞卧底也不现实,但是,如果监管部门在常态工作中能多一些认真负责,多一些忠于职守,那么,很多问题是完全可以避免和解决的。市场经济时代,商家追求经济利益无可厚非,但不能丢了诚信,更不能丧了良心。可是,现在有一些商家早已被经济利益冲昏了头,他们在追逐经济利益过程中,可谓利令智昏。
正是由于黑心商家的利欲熏心、唯利是图,才会导致“毒奶粉”“瘦肉精”“毒豆芽”等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事件频频上演,不仅伤了公众的胃,更寒了大家的心。拿这家涉事的面包店来说,寄希望于消费者去发现,或者监管部门一般性的监管,显然难以真正发现问题。这时候,既考验的是商家的诚信品质,也见证着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与能力。
在这场“诚信考量”以及“监管水平”的考试中,这家黑心面包店没能过关,同样没能过关的,还有相关的监管部门。面对“为揭黑幕卧底4个月”的真相探寻,不仅对上海市食药部门,对于全国各地的监管部门,都是活生生的“作风教材”。面对监管,不良商家难免会使出各种花招和伎俩,这时候,如果监管部门只是简单的按部就班,只是浮光掠影般地开展监管,显然难以查出更多问题,更谈不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