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妇联:大力发展3岁以下托幼事业让“二孩”生得起养得好

  本报讯(记者汤瑜) 3岁以下是儿童大脑发育的黄金期,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妇联建议大力发展3岁以下托幼事业,让“二孩”生得起养得好。

  据2016年卫生计生委的调查显示,在不愿生育“二孩”的母亲中,有60.7%是出于孩子无人照料而放弃生育。在有3岁以下孩子的18-45岁城镇女性中,有近1/3的人因为孩子无人照料而被迫中断就业。从看护主体看,有近80%婴幼儿由祖辈看护。此外,由于缺乏托幼服务,再加上“二孩”政策实施,女性面临两次产假、哺乳假的问题,单位用人风险和用人成本双重叠加;双职工家庭面临支付育儿嫂和雇佣保姆等不断上涨的看护费用。

  全国妇联还指出,从养育环境看,育儿理念出现偏差影响孩子健康成长。一些托幼机构背离科学早教理念,忽略3岁以下儿童在良好品德和习惯上的培养,过分强调开发智力;一些家长忽略家庭对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作用,孩子的成长环境令人担忧。

  全国妇联表示,目前公办托儿所严重匮乏,民办托儿所申办困难,大多数机关企事业单位过去开办的托儿所被剥离或取消,现有公办幼儿园几乎不招收3岁以下婴幼儿;托幼服务没有明确的管理部门;迄今为止没有关于婴幼儿托幼服务发展的总体规划,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也不完善。

  为此,全国妇联建议,明确主管部门,建立跨部门协调工作机制,从国家层面研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实施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政策措施,加强质量监管,统筹推进托幼事业发展。

  其次,鼓励发展普惠性的托幼服务事业。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制定托幼机构的设立标准和服务规范,鼓励现有幼儿园增设托管班,明确将幼儿入园年龄向下延伸;通过公办、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模式,构建多种形式并存的托幼供给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在自有场地内,建设托幼设施并给予政策支持;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社区为家庭提供就近方便、小型化、负担得起的托幼服务,以解决幼儿家庭燃眉之急。

  “将早期家庭教育指导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建立以儿童为中心、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帮助3岁以下儿童的父母和看护人树立正确育儿观,掌握早期科学育儿方法,让幼儿在人生最宝贵时期养成好品行、好习惯。”全国妇联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