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持证上岗”并非馊主意

  全国政协委员曹德旺建议制定《家长教育法》:政府出经费构建培训教育家长的社会体系;大专院校开设家长教育专业;家长要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等。而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特级教师吴正宪也建议,将家庭教育工作提前到大学和婚前阶段。她表示,家庭教育是社会风气的基础,建议将家庭教育纳入大学课程体系,对于幼教、家政、教育等相关专业设立必修课,其他所有专业则选修。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生的老师,更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当下不少父母在教育子女、养育子女方面严重不称职、非常不合格,给我国的家庭教育造成了巨大危机,严重影响乃至危害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现在有很多家长,即便是一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缺乏正确、科学的家庭教育观,不懂得如何正确、科学教育子女,家庭教育能力很弱,结果误导了孩子的成长,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熊孩子”,而他们的背后正是站着一群不负责任的家长。

  对于不合格、不称职的父母,很显然需要进行教育,不能放纵他们为所欲为地教育、养育子女。曹德旺建议家长要“持证上岗”,就是要给现在的家长补上家庭教育这一课,增加家长科学的家庭教育专业知识,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育儿能力。这个方向显然是对的,初衷显然也是善意的,这不是一个馊主意,更不是笑话。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对于家长“岗前培训”这项工作,不适宜完全交给政府去做,政府忙不过来,可以采取政府出资向社会、学校购买公共服务的模式,这需要通过立法、社会、学校等配套支撑。再者,家长要“持证上岗”,更多应是引导性,而不能是强制性,不能没有通过家长考试,就不能生儿育女或直接取消他们的监护人资格,这在现实生活中也行不通。但对家长在教育、育儿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必须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