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劝退学生的“老师表情包”有点难看
11月15日,吉林长春市民刘女士反映,自家孩子在解放大路学校高三四班就读,孩子的班主任荣老师刚刚劝退了一名学生,给自家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刘女士说,被劝退的同学只是因为在群里发了老师的表情包,这在孩子眼里并不是什么错误,但老师如此严厉地对待这个同学,让自家孩子和其他同学都产生了心理恐慌。
老师为什么这么生气呢?可能是因为她深知网络的威力。其实,该老师26岁,参加工作应该不久,跟高三的学生不至于有什么代沟,同样都是年轻人,应该是很好沟通的,动辄劝退学生有点令人费解。
当然,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学校要管理,针对学生违规行为,可以在合法底线内作出处理,这一点办学自主权必须肯定。问题是,在程序上,首先要给学生申诉的机会,其次还要有教育部门的监管。媒体的报道、舆论的监督,其实也是一个方面。如果公众都觉得,老师和学校这件事情做得不对。那么,至少在民意层面上,这件事情是有问题的。
相比学生而言,老师无疑处在强势的位置,这里面因此存在着权力滥用的可能。教育部最近发文,学校都应该成立家长委员会。像劝退学生这样的事情,首先应该由学校专门成立的教师委员会来讨论,并且和家长委员会沟通决定。这应该是一个很严谨的程序,不应该是随随便便就由某个老师说了算。
一方面,学生应该尊重老师,另一方面,老师也应该善待学生。胡适先生说,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学校应该有一点包容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