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抢劫以求入狱养老背后的制度之痛
“起码在监狱,长病的话国家还管,有吃有喝的,比在社会上还强。”近日,山东省青州市公安局破获了一起抢劫案,嫌犯是一名65岁的老人李某,尚处在假释期内,而他再次实施犯罪却是为了能够“牢”有所养。
17年的牢狱生涯让李某与整个时代和社会严重脱节。出狱后,李某没有住处、没有朋友、没有收入,身体也越来越衰弱。李某的生活根本没有着落。好不容易重获自由的李某无奈之下,想到了再次入狱养老的馊主意。
从法律的角度讲,李某在假释期间又犯新罪,等待他的必将是法律的制裁。但是看到农村老人养老无门,无奈入狱养老的尴尬养老图景,让人五味杂陈。
尽管一些农村地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办理了老农保,但是从媒体反馈的信息来看,不少老年农民现在领到的养老金只有区区几元钱,买棒棒糖、养蛐蛐还差不多,根本不可能养老。就是后来推行的新农保政策,老年农民能够领到的养老金也只有几十元。在当前物价水平下,靠这点钱养老完全是杯水车薪。
因此,“入狱养老”这样的极端事件实际上反映出农村老人老无所养,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的深刻问题。对此,政府应有所反思,有所行动。压缩“三公”经费,关注弱势群体的现实生活状况,健全养老体系与社会救助体系,帮助更多孤残人群遭遇突发灾害、疾病折磨等特困群众渡过难关。让弱势群体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真正做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不理清这些基本的民生问题,因贫穷引发的极端事件还会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