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互联网+”背景下破解流动人口管理难题
随着城镇化深入推进,特别是“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流动人口落脚点的种类、特性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地处深圳市中心区北部、宝安区东南部的大浪办事处,辖区面积37.84平方公里。城市流动人口基数大,进出异常人员流动作案增多的情况,让出租屋和流动人口落脚点管理,成为夯实治安治理基础、建设平安大浪必须解答好的重大课题。
大浪辖区实际管理人口53万,出租屋流动人口占比80%,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难管难采集。办事处运用“互联网+”思维,以云平台为依托,牢牢抓住基础信息采集源头,通过在出租屋门口布设前端信息采集仪,与微信平台有机结合,建设集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微网工程”,有效将市局“科技护城墙”前端感知层触角向一线基础警务延伸,逐步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创新动态信息采集,变“被动式”人工采集为“主动式”智能收集。租住人员前来租住时,房东将租客带至采集仪前,录入租客房间号、手机号、身份证号码,并采集头像,绑定微信,确认后一键申报上传公安后台。租住人员搬走时,房东在采集仪直接注销,否则五天内系统自动锁卡。改变以往先入住,后采集为现在的先采集,后入住,确保信息及时。
当录入租住人员手机后,系统自动发送验证码,房东输入验证码,后台审核通过,并采集实时头像,才能完成入住登记,授权钥匙。实现人员手机号码和真实头像采得到,采得准,确保信息准确。
网格员预约核查,房东一键申报,系统自动推送到对应网格员,网格员清晰掌握新增租户信息,电话预约,实现点对点深入核查、全面采集,确保信息全面。
目前,办事处选取完成福轩新村100栋试点建设,共采集10643人,自主申报率从15%提升到83.6%。
二是实施智能管控模式,变“粗放式”滞后监管为“精准式”实时掌控。办事处设有情报指挥室,操作人员将前端采集的信息,运用情报云平台、AY系统等工具进行分析,筛选出出入记录异常的人员。办事处综管所将有异动的列为管控对象,组建重点人员管控专业队通过云终端实时派单上门排查。
今年6月,办事处综管所情报指挥室分析研判异动人员情况,发现辖区内租住出租屋的谢某经常凌晨回家、出入记录不正常,专业队民警上门核查发现吸毒工具,成功抓获该吸毒人员。
三是拓展安全宣传渠道,变“传单式”活动宣传为“终端式”网络推送。办事处综管所将“五防”信息(防恐、防火、防盗、防抢、防骗)编辑成有图文、声音、视频的短片,通过出租屋前端采集仪推送到出租屋门口,运用“平安生活微信宣传”平台推送到租住人员手机上,打通最后“50米”,使防范宣传更生动、更便捷、更深入、更广泛,改变传统宣传成本高、收效微的模式,进一步提高辖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5月份以来,福轩新村共接报110违法犯罪总警情11宗,同比下降42.1%;诈骗警情仅1宗,同比下降66.7%。
四是推动社会责任落实,变“单一式”公安管理为“多元式”社区共治。压实房东主体责任,引导与处罚相结合双向推动责任落实,通过开发前端采集仪一键式申报功能,使自主申报变得简单便捷;对不落实自主申报的房东,加大处罚力度。
同时,强化网格员监管责任。通过系统再造流程、数据自动推送,网格员电话预约、精确核查,在大幅提升网格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从登记采集员到监督核查员的转变,监管责任得到有效加强。
此外,办事处经过反复探索,引导企业参与。政府投入以租代建的推广模式,在达到一定规模后引入企业、基层组织参与,通过广告收益、智慧社区、商圈优惠等方式实现增值服务,解决运营维护的费用,形成多元共治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