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南川园社区法治文化社团普法忙
本报讯(记者顾娟 □佟小雯 顾陈英) 始建于本世纪初的南通市崇川区的南川园社区,近两年迎来了圆融广场、金鹰、金融汇等城市综合体的鼎力加盟,让原本安逸和恬淡的社区充满了现代都市的活力和节奏。法治环境和法治秩序亟须基层普法宣传。
南川园社区居委会在社区负责人陈莉的倡议下,打破原有传统的讲座、咨询的法律宣传形式,成立南川园社区老来乐法治文化社团来“润”法,把法律知识编排到寓教于乐的节目中去,以轻松的方式,使人在观看节目中受到教育。
“普法宣传,宣传的是法,可是传递的却是秩序的追寻,宣传有关群众的法律更能深入人心,这叫来自于民,还本于民。”陈莉向记者介绍说,老来乐法治文化社团的成立源于一次演出。法治文化社团是南川园老来乐群艺团的子团队,2014年,社区达人徐培建在南通市普法名嘴征询活动中,一举获得“南通市普法名嘴”的称号。老来乐的团长朱民华从中受到了启发,她想:“基层普法不就是让大家身边的人来宣传,才更有说服力嘛。徐培建能成为普法名嘴,那我们老来乐何不发挥所长,成为普法社团。”自此,老来乐法治文化社团专注于法治文化作品的编排创作,目前已经创作了很多居民耳熟能详的节目,如歌曲《在法律的阳光下》、小品《邻里纠纷调解》《反邪教小品》《包公审现代案》等,这些形式多样的法制节目,由居民身边的人演绎出来,更让居民朋友们觉得法律就在大家身边,渗透力十足。老来乐法治文化社团还创作了快板、三句半、小品、歌曲等有法治特色的作品,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社区法治文化品牌,大大提升了社区法治文化的软实力。
此外,南川园社区居委会党委除支持社团文艺普法之外,还积极优化社区法治文化阵地。通过“1+4+X”的基层基础再升级,重新改造社区法制学校,同时以邻里服务处为宣传阵地,让居民不出邻里就能学到知识,社区法律志愿者定时在邻里服务处接受咨询,及时为居民解答法律问题,提供帮助。另外还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引进法治文化新元素,建立了法治文化宣传QQ群和微信群,宣传社区普法、法治文化创建工作动态、成效和经验,为居民提供线上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