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治“萝卜招聘”须拔根带秧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近一年来中央和地方巡视组已披露多个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存在违规招聘近亲属问题,“近亲繁殖”现象多有出现。广西人社厅前新闻发言人指出,报考条件要求过细,为“萝卜招聘”留下空间,“广西某市招聘一个人,不仅限定专业,还要求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硕士,这个条件一卡,就剩某局长的女儿一个人符合。”
近年来,诸如此类的“近亲繁殖”“萝卜招聘”事件屡有出现,早已不是隐藏的秘密,坊间早已非常熟悉和了解。一般情况下,“萝卜招聘”发生后,在对事件的处理上,相关部门往往偏重于事后处置和补救,比如说取消考试或聘用资格,重新进行招聘等。而对于组织者和领导者,又往往采取息事宁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处理方式。如此一来,所谓的“萝卜招聘”自然是涛声依旧,致使坑里的萝卜成为根深叶茂的“倔强萝卜”。
一定程度上讲,“萝卜招聘”屡禁难绝,也与相关部门在对此类事件的处理上失之于宽有着很大的关系。只要有起码的常识,都能看出,太多的“萝卜招聘”,不过就是为某一个人留的“坑”,招考只是在走一个程序。这种行为,也就是在以“伪程序”来侮辱公平制度,以权力干预公开选拔。而避开招考程序,选择绕道进人,则是在为公众遮上蒙眼布,违背程序正义。这些违规甚至是违法的招聘,归根结底,仍然是权力在进行私下交易。太多事实也证明,这种抛弃明规则,选择潜规则的招聘,既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伤害,也是对政府公信力的严重挑战。因此,对“萝卜招聘”现象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
整治“萝卜招聘”绝不能止于取消当事人的聘用资格以及对相关责任人的通报,而必须动真碰硬,拔出根来带出秧,高悬起法律利剑,对所有参与其中的人坚决追责,绝不姑息。特别是要对“萝卜招聘”背后存在的权钱交易、公权滥用、渎职等行为一查到底,让相关官员受到丢乌纱帽等的严惩,彻底铲除“萝卜招聘”置身的土壤。唯其如此,才能有效防止公权力滥用,真正实现招聘的公正、公开、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