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温州司法局推进法律服务校园常态化
法润校园 律树成荫
“看过《大话西游》吗?”
“看过。”
“玩过《英雄联盟》吗?”
“玩过。”
“那《来自星星的你》呢?”
“看过。”
“那今天林律师带你们去看看大话西游里的那只猴子。”
在温州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小学分校,浙江合众律师事务所林晓琳律师精彩的普法知识讲座——《林律师大话西游二:大圣归来》让同学们意犹未尽。
“既听到了有趣的故事,又学到了不少法律知识,让我懂得了做一名守法小公民的重要性,真是一举两得。”同学们说,“总觉得法律是很枯燥、很生硬的,今天听了林老师的课,就觉得好听。”
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温州市司法局积极适应校园法律服务市场需求的新常态,根据“六五”普法、依法治理的工作要求和部署,将法治宣传进校园作为一项常态工作。
截至2015年11月底,已有103家学校与律师签订了法律服务合同,其中有偿的63家;全年律师为学校草拟、审查协议和其他法律文书245件;开展普法讲座、模拟法庭等普法活动206次,受众27042人;龙湾、永嘉、平阳、泰顺、经济开发区等地司法局均与当地教育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法律服务进校园工作,将法治的种子播种到孩子心中,逐步形成了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长效机制,使其常态化、规范化。
“点”探路
提供法律意见,起草修改法律文书,开办法制讲座,参与调解、仲裁、诉讼……学校与学生需要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温州市司法局从小事入手,从细节做起,当好“厨师长”这一职位,为开展法律进校园“菜单式”服务模式积极探索新路径。
2015年1月,该局建立了温州市首家法律进校园新模式普法教育实验基地,促成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与温州市律师协会、浙江合众律师事务所、浙江震瓯律师事务所组成的法律顾问团签约“结对子”。授牌仪式后,法律顾问团成员为该校高一的学生作了题为《借你一双法之眼》的专题讲座。讲座通过精美PPT、上台表演、互动问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让广大学生大开“法眼”,帮助他们以法律思维分析身边事,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线”推广
2015年10月10日,温州市瓯海区司法局组织普法讲师团成员、大学生新居民志愿者到郭溪阳光小学,通过结合典型案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5个班约200余名在校新居民子女开设出租房安全普法讲座。
2015年12月8日下午,洞头区司法局为霓北中学初三段学生举办以“未成人权利保护与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为主题的法律知识讲座。
2015年11月5日,乐清市司法局将法治流动进课堂活动与科技普法游园活动相结合,将法治内容融入游园形式,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学到了法律知识和科技知识。
温州市司法局在前期试点成功的基础上,稳扎稳打推进“法律服务进校园”由点到线的推广。指导各县(市、区)局与教育部门加强沟通、协调衔接,建立规章制度,并将“法律服务进校园”活动列入年度创新工作,引导村(社区)法律顾问律师依托法律顾问工作平台为辖区内学校提供以普法讲座为主要形式的法律服务活动。
据悉,2015年温州第十四中、永嘉县桥头中学、温州技师学院等各类中小学校、职校均建立了校园普法教育活动基地。
“面”覆盖
听一堂法治讲座、讲一个法治故事、画一幅法治漫画、写一篇法治征文、做一次法治公益活动、看一场法治电影、办一次法治主题班会……“六五”普法活动以来,温州“法律进学校”活动已全面覆盖了各中、小学校。
2015年7月16日,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温州团队的队员们从自己的专业出发,开展“模拟法庭进春泥课堂”活动。活动模拟审判了因校园暴力而引起的诉讼案。在参与模拟法庭的过程中,小学生们增强了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大学生们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又用实践丰富理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鹿城区司法局通过电话咨询、上门走访、书面问卷等形式,充分掌握辖区各类学校的不同法律服务需求,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各校园法律顾问律师更好地开展法律服务,为每一所结对学校量身定制法律服务套餐。
乐清市司法局安排骨干律师组建律师进校园法律服务团,精心制作10种课件供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学生选择,有将法律知识植入小学生喜欢的《熊出没》故事,有以耳熟能详的《西游记》人物为基础改编成普法课件,通过精美PPT、调查辩论、互动问答等方式结合典型案例剖析,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增强遵纪守法意识。
2015年4月,温州市司法局专题组织各县(市、区)司法局法管科科长和部分律师召开“百名律师进校园”现场观摩暨经验交流会,现场进行座谈交流和资源共享,促进思维拓展、服务创新,在全市范围兴起法律服务进校园活动高潮,打造各地特色样板。
“要让抽象的法律、法治意识铭刻进每个学生的内心,并非一蹴而就。法律进学校工作也还任重道远。为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让同学们时刻可以耳濡目染法治文化,让法律成为孩子们最坚定的信仰,是我们普法工作者孜孜不倦努力的方向。”温州市普法办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