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任重而道远

  江苏省于2015年全面启动了公车改革,首批涉及1万多家参改单位,要求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地党政机关车改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

  公车改革涉及面广、触及不同阶层群体的切身利益,是一项需要多部门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一方面,各地要积极贯彻中央关于公交改革的决策和部属,在做好摸排和调研的基础上,积极稳妥落实好各项改革措施和方案;另一方面,也要防止“穿新鞋、走老路”现象的发生,防止车改落实过程中的走样和反弹。为此,要坚持“制度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不论什么单位,也不论是谁,不管他们的级别多高,在公车改革面前,一律不能搞特殊化。该封存的要封存,不该保留的,也不能变着花样予以留存。其次,对于公车拍卖,要主动接受新闻媒体及群众的监督,防止拍卖过程中的私相授受和权钱交易,杜绝任何形式的猫腻和暗箱操作,坚决铲除公车拍卖环节中可能滋生的新的腐败。再次,要严肃建章立制。对于一边拿车补,一边公车照坐,两头都不“耽误”的违规行为;或是等过了这场风,风声不紧时,又巧立名目,私自增设公车的我行我素行为;或是置中央三令五申于不顾,依然把公家车挪作私用的阳奉阴为行为,对相关责任人,绝不能网开一面,必须要依法予以严惩,才能杀一儆百,以儆效尤,树立起党和政府的清廉形象和威严公信力。

  当然,公车改革绝不是一蹴而就轻易达到预期目的的,改革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阻力和障碍,不论是从心理上,还是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我们还必须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总之,公车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尚需各方不懈努力。

 

 

  @谢伟锋:“凤爪门”事件无法上升到法律层面,地铁方面也只能倡导文明乘坐。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字,因此没必要无限放大出别人的“恶”字。正义感和公德心真正的效力在于点到为止。如果让它无限膨胀,看似大义凛然,实则过犹不及。

  @乔志峰: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让所有的人都能温暖过冬。不知今年各种各样的送温暖和慰问活动是否还将如期进行?这些活动必须扎扎实实、讲求实效,不能搞成形式主义,更不能作秀。如是,公众的质疑和误会就会少很多。

  @石灿:及时、准确地传递事实真相,积极开展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工作,放大权威声音,驳斥虚假传言,让那些本无敏感的公共议题真正脱敏,这才是发生“不正常死亡”后官方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情。

  @张卫斌:“短命建筑”频出,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政府公信力。因此,不能一拆了之,更不能成为“无头案”,有关方面必须公开拆除建筑物的具体原因,还必须有人为那些拆除的“短命建筑”买单。

  @连海平:“雁过拔毛式”腐败能不能治,关键看决心大不大、手腕硬不硬。倘若群众的每一起举报都能够得到高效、及时的回应,那么,“苍蝇”们就不敢再嚣张。位高权重、树大根深的“老虎”不易抓,“雁过拔毛式”腐败的“苍蝇”更难缠,治理也更见功夫。

  @辛京:公交纵火是反人类行为,与恐怖主义没有本质的区别。有什么样的理由,都不值得同情,也不值得效仿,都应该遭受最严厉的谴责和制裁。而对社会来说,维护公共空间的安全,最重要的还是想方设法防止下一个。

  @支振锋:网络主权是当今互联网全球治理与国际政治的重要概念,由中国首倡,体现了中国智慧。由此,网络主权的要义,就是在国际互联网领域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和构建良好秩序。

  @邢理建:既然熔断制度之成熟永远是个相对概念,那么中国熔断制度的利弊得失唯有时间才能廓清,不必仓促作出结论。要尽量减少整体性熔断带来的损失,监管当局一方面做好“熔断普及”,另一方面早日研讨个股熔断的可行性方案。

  @温江桦:拆违,就该“谁的孩子谁领走”,不该让街道办、社区牵头来做,街道办、社区的作用是及时发现违建、上报信息,具体拆除时,给予必要配合而已。也只有捋顺了拆违的执法体制,然后才能进一步谈如何“违法必究、执法必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