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回购高速公路彰显政府民生责任

    深圳回购市内四条高速公路的计划终于落地。1130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委与深高速以及深圳龙大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分别签署协议。根据协议,南光、盐排、盐坝高速以及龙大高速深圳段将于201627日零时起免费通行。这是深圳市第三次回购高速公路,此次的总花费高达130亿元,其中对深高速的最高补偿款就达到96.88亿元。

    深圳市继回购梅观高速梅林至观澜段和盐田坳隧道经营权之后,第三次回购高速公路且一次性回购四条高速公路,以供民众免费通行。在全国高速公路一刀切收费的喧嚣收费语境中,深圳开内地之先河,三次以回购方式提前取消多条高速公路收费,此举体现出政府的民生情怀与责任担当。

    深圳市此次回购高速公路花费高达130亿元,增加了财政负担。但是政府给市民提供优良公共设施与免费公路服务,方便市民出行,保证交通畅通,降低物流成本,是政府的本分。由于高速公路是属于具有天然垄断属性的公共服务行业,政府不能简单地把高速公路服务往市场一推了之。政府回购高速公路供民众免费通行,既是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难题,也是公路服务公益本质回归。

    其实,政府回购高速公路也非亏本买卖。我们不能以简单的市场眼光审视其经济得失。政府取消高速公路收费,减轻市民经济负担,换来快捷的交通环境,赢得市民对政府的信任与交通环境的改善。这实际上是树立政府公信形象,实现政府与市民利益双赢的良好契机。而且政府以实际行动回馈纳税人是公共财政的题中应有之意。从长远来看,政府为高速公路服务托底的社会价值不可低估。

    从深圳市回购高速公路的经验来看,公共投入不足最可怕的不是差钱,而是差观念,差决心。政府从财政收入中划出稍大一点的公共服务蛋糕,加大交通投资建设力度,还原公路服务的公益属性,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是有的地方宁愿把钱花在形象工程、“三公消费”上面,也不愿拿出更多的钱投入公共事业,提供便民交通服务。

    或许有人说,深圳市三次回购高速公路的做法虽好,并不容易推广。诚然,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拥有深圳那样的经济实力,但其他地方也不一定要照搬深圳经验。地方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对高速公路惠民服务作出细致温馨的制度安排。不仅公路服务如此,其他公益事业也是这个道理。比如部分地方开启免费医疗、免费教育模式等,都体现出地方政府的公共财政情怀。只有切实解决好衣食住行医等民众切身利益问题,才能让民众充分分享发展改革成果,让整个社会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