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私自涨价”不能叫停了之

近日,长春市公交线路纷纷涨价。记者1017日从长春市地方道路运输管理局了解到,截至17日,长春市私自涨价的公交车全部恢复原来票价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仍有公交私自涨价,执法部门将对公交线路的经营者进行严厉处罚。据公交经营者介绍,民营公交涨价是因为补贴没到位。“往年一辆车的油补可以达到5万多元,今年差不多要减半,这让很多车主都接受不了。”

相关部门及时叫停公交私自涨价行为,维护广大民众权益,无疑是必要的。但是,公交为何突然“私自涨价”值得思考。乘客叫苦,经营者委屈的现实让当地管理部门必须要深思:公交私自涨价的问题到底该如何化解?虽说长春市将部分公交线路交给了民营企业,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公交行业具有特殊的垄断属性,政府不能简单地把公交企业界定为经营性企业,用纯市场眼光衡量公交服务,而忽视公交的公益性。

当下,公交优先已经成了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共识,许多地方政府出台了优先发展公交的实施方案,制定了解决市民出行难的具体措施,一些城市还推出了免费公交服务。当然,并不是每个地方有实力为免费公交买单,但是让利于民、优先发展公交的民生导向是一样的。

因此,面对民营公交的私自涨价行为,政府一方面要做好协调工作,督促公交经营者履行社会责任,不能随意涨价绑架乘客利益。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政府对公交服务要有政策托底的责任担当。在认真调研、科学测算的基础上,继续给予公交行业财政补贴与政策扶持,让民营公交经营者吃下定心丸,而不能厚此薄彼,随意减少给予民营公交的补贴支出。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政府可以考虑以回购、补偿的形式引导民营企业退出公交服务,让公交行业回归公益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