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中国慈善早日走出“塔西佗陷阱”

    第四届慈展会919日开幕,《2014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发布,2014年,我国境内接受国内外社会捐款捐物总额共计1042余亿元,单笔大额捐赠突破百亿,这也是全国捐赠总量在没有大灾的情况下首次突破千亿元。

    中国慈善捐款首次突破千亿元,这对慈善事业来说自然是一大喜讯,特别是在近年来“郭美美事件”“小数点事件”等与慈善组织相关的负面新闻陆续被曝光,慈善机构一次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并由此引发“诈捐”“敛财”等质疑,使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受到极大损害的情况下,这样的消息更具积极意义。

    政治学中有一个术语,叫做“塔西佗陷阱”,意思是说,当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中国慈善所面临的困境,正是“塔西佗陷阱”的具体体现。人们对中国式慈善缺乏信任,主要是由于慈善组织运行管理透明度不高、相应慈善信息缺乏公开性。进一步分析,中国慈善组织所面临的信任危机,归根到底,实际上还是一种社会公众对目前许多慈善组织的运行管理机制体制,难以形成信任的体制化危机。

    因此,当务之急,中国慈善亟须走出“塔西佗陷阱”,尽快重塑公信力。世界上有许多成熟的经验都表明,在制度约束下实现账务公开,打造透明化运作,是官方慈善机构和个人慈善化解危机、赢回信任的最好办法。所以,慈善透明化恐怕是当前的唯一出路。当慈善工作的账本能够公开示人,每一笔慈善捐款的去向都十分清晰时,笔者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为慈善事业出钱出力。换言之,慈善事业只有赢得了民众的充分信任,才能得到普遍的支持,取得更大的发展,最终令更多需要慈善帮助的人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