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钱官司”传递法治正能量

餐厅宣传牌上写着酱骨头5.9元每根,顾客吴女士发现餐厅实际以6元结账,在市场监管部门数次调解下,双方没有达成一致,最终闹到了法院。合肥市蜀山区法院立案庭迎来了因商家多收一毛钱而起诉的较真人士。目前法院已经受理立案,如果庭外调解不成,将择日开庭审理。

为一毛钱的酱骨头而打官司,在一般人看来这位吴女士未免也太较真了。即便从成本的角度来考量,假使吴女士最终赢得了官司,而她为此所付出的律师费、诉讼费、交通费、误工费等等,不知要高于一毛钱的多少倍。但吴女士显然并不是为了钱而打官司,而是为了通过法律获取道义上的公平,以维护个人权利和社会公平正义。从这一点讲,“一毛钱官司”的意义,不在案子本身的输赢对个体的影响,而是体现了法律对社会所带来的影响——法律意识的增强和法治精神的弘扬。愚以为,“一毛钱官司”所传递的法治正能量,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审视并热切关注。

在崇尚现实主义的当下,很多人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先进行功利性的计算——值不值、划不划算是他们如何处理问题的重要考量,而对法治的考量和对个人权利的抗争大多时候会退居其次。在这样的现实和认知下,我们总会感觉到国人在法治建设上、在依法治国方面还缺乏最基本的要素——这个要素就是对法治的信仰,是融进我们血液里的对法律的敬畏和尊崇。  

法治信仰来自于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动。“一毛钱官司”启示我们,法治不是挂在嘴上的信仰,而是需要全社会躬身于实践之中的。法治中国,没有看客。在当代中国,树立法治信仰既有赖于国家的努力,也有赖于公民个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