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垄断才能根治“白色暴利”

清明临近,殡葬暴利惊人现象再度被提起。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殡葬不仅是个体生命的终结,也是集体为个人逝世寄托情感的一种仪式。中国人向来对身后事看得很重,死后在何处安葬、骨灰如何安置,人们都很在意。但“死不起人”已成为老百姓继读不起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之后的另一个沉重负担。正因如此,殡葬业又被称为“白色暴利”。

有人说,是封建迷信助长了“白色暴利”。诚然,在慎终追远的传统情感下,活人是不会在死者面前讨价还价的,不管殡葬业有多么乱,收费有多么高,普通公众都只能在承受失去亲朋好友悲痛的同时,忍气吞声地挨宰。于是,殡葬用品就成了市场或资本逐利的机会,借帮办丧事之机,打着“一条龙”服务的招牌,肆意提高殡葬用品的价格。 

但是明白人都知道,殡葬业“白色暴利”的根本原因不是出在封建迷信上,而是出在殡葬市场的垄断经营上。经济学基本知识告诉我们,自由竞争越充分的市场,商品的价格就越接近价值。殡葬业之所以成为“白色暴利”,就是目前的殡葬业市场还不是处于自由竞争状态,殡葬业属于社会福利机构一家垄断经营,如果它不仅不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且还借此捞钱,普通百姓还能去哪儿找第二家?

道理讲明白,其实很简单。根治殡葬业“白色暴利”,就要打破殡葬业市场的垄断。不然,“白色暴利”将仍然一直延续下去,“死不起人”的现状也不会从根本上改观。当务之急,唯有建立市场经济秩序下公平竞争机制,打破殡葬行业垄断的坚冰,使殡葬这项公共事业服务化、公开化,“白色暴利”才会消失,普通百姓心安务本、民德归厚也才能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