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虚高药价得让医生远离药架

90%以上的药品都有降价空间,价格砍掉50%,一点问题都没有。”全国两会期间,在广西代表团的小组讨论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西花红药业董事长韦飞燕一语惊人。

药价虚高的原因已非秘密,正如代表们所言,是在药品流通环节中层层提高的,而医院的回扣是关键环节之一。

药价虚高,不但导致看病贵看病难,还会滋生医疗腐败,加剧医患紧张关系,加深社会矛盾。挤干虚高药价中的“水分”势所必然。而问题的根源,要破解药价虚高,除了加大医疗领域反腐力度,关键是要砍断不当经济利益链,破除“以药养医”,推进“医药分家”的医疗体制改革。

然而,要让医生远离药架殊非易事。在财政投入不足、药品收入占公立医院和医生收入结构“半壁江山”的尴尬现实下,如果砍断“以药养医”模式,医院、医生势必面临巨大资金缺口、收入锐减困境。一旦正常补偿不到位,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正常运营和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也是从2003年起,国内一些医院和地方就开始“医药分家”试点,但最终都胎死腹中的原因。

鉴于此,须当统筹兼顾,“砍”“补”结合。既要勇于砍断不当利益链,让患者自主购药,让药价趋向成本、回归理性;又要采取合理财政补偿和医保补医配套措施,保障医院正常经营避免转嫁病患负担,同时要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提高医务人员报酬,防止医院、医生收入结构倒挂,最终让医院靠救死扶伤、让医务人员靠优良技艺和服务,赢得正当的经营利润和阳光体面的劳动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