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传统节日不能只剩放假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节假日问题成为代表委员的关注焦点之一。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张礼慧建议,元宵节和重阳节应列为国家法定假日,“这样能更好弘扬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对此,网友表达了一边倒的支持。元宵节、重阳节放假看起来很美,但并不现实。

诚然,在带薪休假没有普遍落实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法定假日,有助于提升民生幸福感,满足民众对长假的迫切需求。不过,放假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延续上千年的中国传统节日,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我们有义务将这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应该看到,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转型,以及西方洋节日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日渐式微,年味越来越淡等等,已然是不容回避的尴尬。但如果我们拯救传统节日的“药方”仅仅就是放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难道“十大传统节日”都放假,传统文化就弘扬光大了吗?

正如有专家指出,“放假只是形式,节日最重要的功能在于不忘却的纪念。实现节日的初衷,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文化仪式活动进行渲染,从而起到产生共鸣的效果,要防止其演变成人们仅仅停留在旅游、购物和娱乐的一个节假日。”眼下我们所要做的,不是给元宵节、重阳节等争一个法定节假日的名分,而是激活传统节日内涵,倡导文明健康的民俗,为人们创造良好的节日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