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公务自行车成“永久牌”
从2015年元旦起,湖北省宜都市探索建立公务自行车制度,倡导机关干部近距离公务活动时采用骑车出行方式。借车时间为早上8点至下午6点,所借车辆须于当日归还。据了解,新制度试行近1个月,公务自行车已累计使用突破100人次。
在全国对公务用车进行清理和改革的大背景下,使用自行车代步符合公车改革的大方向,既有利于环保,又节省了办公费用;既方便快捷,又提高了办事效率;既锻炼了公务员的身体,又密切了机关与基层联系,并将对公车滥用起到约束作用,可谓一举多赢。事实上,公务自行车在基层试点已不是一两天了。此前山东平阴、河南郑州等地都有推行,但时间不长,公务自行车就备受冷落,放在车棚里蒙尘。
如何保证公务人员骑公务自行车去附近办公形成常态和长效机制,让公务自行车成“永久”的出行品牌?一方面我们要确保真正将公车改革推进到位,切实取消不必要的公务用车,限制公车数量。一方面要加强监督机制,强化领导带头作用。因为政府机关的普通公务人员,本来就没有动用小汽车的权力,所以骑车出去办事也没什么。但是如果一些领导干部,能够放下架子和面子,带头把自行车作为公务车,将对公务自行车出行起到积极示范效应。否则“公务自行车”,终将是昙花一现,成为车棚里的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