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模式”:创新行政审批服务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自“一窗式”受理、“一车式”踏勘、“一笔式”审批实施以来,其“海陵模式”的简易笔触,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江苏省泰州市行政审批模式。同时,该区以“法伴漫游”为主题的法治文化自助游,用三条简明清晰的路线勾勒出了海陵区缤纷的法治文化画卷。

“政务超市”蜕变为“海陵模式”

“海陵模式”施行前,海陵区政务服务中心充当的角色仅仅是“政务超市”的“物业管理员”, 对各窗口的业务并不介入,各入驻窗口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窗口信息不共享,办事环节多、流程繁琐,导致审批效率无法得到实质性提高。因此,如何实现行政审批突破与再升级,成为泰州市海陵区政务服务中心改革、探索的重要突破口。

20103月,海陵区政务服务中心将入驻中心的27个窗口,整合为规划建设、财贸和社会事业3个统一受理窗口,在服务大厅设立了“受理中心”,统一受理办件申请,实现了由繁琐“一站式”向简洁“一窗式”蜕变。

20117月,海陵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踏勘中心”,实行“一车式”踏勘,中心统一调配踏勘人员,集中前往现场踏勘。在现场踏勘工作中施行缺席、逾期默认制,对无正当理由拒绝参加统一踏勘,或未按法定时限作出踏勘结论的,一律视为同意。

为了有效避免行政成本和人力资源的浪费,201312月,海陵区政务服务中心“审批中心”随即应运而生,15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区属部门与政务服务中心签订委托授权文件,委托政务服务中心行使审批权,所有委托审批事项由“审批中心”统一办理、发证。

“海陵模式”开启惠民直通车

泰州市海陵区“海陵模式”审批服务实施后,群众真正享受到了优化流程后的实惠:以前到服务中心办成一件事可能要“多次跑、反复办”,现在则手续简便、速度快。

据了解,目前辖区内行政审批业务办理的初审、审核、现场踏勘、审批结果等流程都处在海陵区政务服务中心的监管之下,审批行为变得更加规范、透明。同时,海陵区政务服务中心还对受理、踏勘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进行了规范,要求各部门全部执行最低标准,从而斩断审批中可能出现的灰色利益链。

“在现有的‘三个一’模式下,如果市民要开一间餐馆,中心受理后,我们一般在提交申请后的两个工作日内组织实施统一踏勘,不但提高了效率,而且真正做到了便民惠民利民。”泰州市海陵区政务办负责人称。

“三个一”的“海陵模式”不但优化了审批流程,也从根本上扭转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困局,有效遏制了“人情审批”“两头受理”“多头踏勘”以及“超时办结”等现象,使审批效率明显提高。

寓教于乐的法治文化自助游

法治海陵,不但体现在惠民利民的依法行政上,还在于通过法治文化建设逐渐加深人民心中的法治信仰。泰州市海陵区司法局通过把旅游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和法治文化相结合,推出了寓教于乐的法治文化建设阵地自助游,形成了海陵特色法治文化画卷。

该画卷由经纬网交织而成。横向纬线是传播法律知识的“法伴漫游”三条主题分明的线路,即主题法制公园游、民俗法治文化游和青少年法制教育游。各旅游线路串联多个不同类型的法治文化展示点,让市民在游玩过程中不断加深法律意识。纵向经线则以民俗文化为载体传播法律知识,如快板、三句半、戏曲、“扽抬会”及民俗法治文化节等形式,让市民在文艺享受的过程中轻松学习法律知识。同时也是借助传统文化的影响力,逐渐形成全民学法、重法的法治文化氛围。经纬线的纵横交错,编织成了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生动多彩的法治文化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