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儿童远离不良产品

  近期媒体走访河北多所小学发现,一款香烟造型的棒棒糖正悄然在部分小学生群体中流行,不少学校附近的超市都在公开售卖。“这棒棒糖做得跟香烟一样,不是在诱导孩子吸烟吗?”一名学生家长发出质疑。这款被称作“香烟糖”的仿烟棒棒糖,以其高度模仿卷烟的外观设计,如烟盒包装、棒体“过滤嘴”等,再配上“是糖不是烟”“学生趣味搞怪休闲零食”等标签,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小学周边的超市以及互联网电商平台上。这种糖看似只是一种新奇的零食,实则暗藏诸多危害。

  从儿童身心健康的角度来看,这种仿烟棒棒糖将吸烟这一有害行为与吃糖的愉快体验相联系,淡化了吸烟的危害性。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好奇心强且辨别能力弱,当他们看到同学们用仿烟棒棒糖模仿成年人吸烟动作时,很容易对吸烟行为产生兴趣并加以模仿。

  从社会层面而言,仿烟棒棒糖的流行是对社会公序良俗的挑战。吸烟有害健康是社会共识,而仿烟棒棒糖以趣味之名,将烟草元素融入儿童零食中,无疑是在向未成年人传递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即吸烟是可以被娱乐化、被接受的。这种不良诱导不仅违背了社会道德规范,也与国家倡导的健康生活方式背道而驰。

  保护儿童远离不良产品,需多方合力。家庭和学校应承担起首要责任,加强对儿童的引导教育,通过图片展示、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孩子们详细讲解此类产品的潜在危害,让他们明白吸烟的严重后果,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同时,积极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校园周边的违规销售行为,通过行政力量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此外,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管力度,对违法违规企业依法严惩,提高其违法成本,有效遏制不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孩子们营造更加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