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凌云县法学会助力综治中心化解遗产继承纠纷

  本报讯(记者韩美玲 王蓉 通讯员陈长清 田维勤)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综治中心充分发挥多元化解机制优势,在凌云县法学会及法学咨询专家的协作支持下,成功调处一起涉及30余万元定期存款的遗产继承纠纷,生动践行了“高效便民、司法为民”的服务宗旨,赢得当事人由衷赞誉。

  据悉,存款人张老先生去世后,其配偶吴女士在银行办理30余万元定期存款继承手续时,与其他继承人(张老先生的子女)就具体分配比例产生分歧。银行依据相关规定,要求继承人必须提供公证处出具的继承权公证书或法院生效裁判文书方可办理手续。面对数千元的公证费用、耗时数月的诉讼流程,一家人陷入了两难境地。

  于是,吴女士与其他继承人共同向凌云县综治中心提交调解申请。接到申请后,该县综治中心迅速指派法学咨询专家牵头,联合综治中心专职调解员组成调解小组,第一时间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面对面沟通。法学咨询专家耐心倾听双方诉求,精准梳理争议焦点,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逐条解读了民法典继承编中关于法定继承顺序和份额的规定,明确吴女士以及子女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的具体权利份额,消除了法律认知上的模糊地带。最终,在调解员与法学咨询专家的紧密配合下,双方就30万元存款的分配方案达成书面调解协议,该起纠纷得以顺利解决。

  此次纠纷的成功调处是凌云县综治中心深化“一站式”解纷平台建设、有效整合法学会专业资源服务基层治理的典型范例。通过联合法学会、引入法学咨询专家,显著提升了调解的专业性和公信力;运用高效便捷的“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还降低了群众的解纷成本,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扎实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法治化、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