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线上购票不能让消费者雾里看花

  随着暑期旅游高峰的来临,线上旅游信息搜索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然而,便捷的网络预订背后,也潜藏着消费风险。近期,据媒体报道,张女士想帮来京旅游的亲戚提前购买景点门票,结果发现不少景区线上小程序上门票价格比现场购票价格贵出一倍还多。

  如张女士一样在网上搜索相关景点的门票遭遇高价票的消费者大有人在。实际上,消费者搜到的排名靠前的小程序大都是旅行社的购票小程序,并非相关景点的官方程序,而旅行社的购票小程序售卖的景点门票一般是园中园式套票,或者捆绑了语音讲解服务,因此费用较高。同时,一些旅行社的购票小程序还存在售票不退或者收取退票手续费等问题。

  旅行社购票小程序的捆绑售票行为以及抬高消费者退票门槛和成本的做法,踩踏了法律红线,违背了相关景点的售票退票规则和惯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不得将搭售商品或者服务作为默认同意的选项。违反该条法律的由市场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景点的官方程序通常不强制捆绑销售语音讲解服务,分开销售大门票和联票,并标明选项,供消费者选择,而消费者只需购买基础门票即可入园。一些旅行社的购票小程序利用信息差打模糊牌,在搭售景点套票或语音讲解服务的过程中,并未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也未对票价的构成进行说明解释,未标注所含项目的具体价格,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此外,很多景点的退票条件非常宽松,退票门槛很低,退票渠道顺畅,消费者退票非常方便。但一些旅行社的购票小程序利用格式条款剥夺消费者的退票机会,或者收取退票手续费,排除或限制了消费者的权利,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具备了霸王条款的特征。

  旅游线上购票不能让消费者雾里看花。面对旅行社通过购票小程序设置的“门票+讲解”陷阱,消费者固然应擦亮眼睛,对黄牛票以及一些非正规渠道的门票保持警惕,但有关部门、搜索平台、景点等主体也应承担更多责任,帮助消费者拨开购票迷雾,营造更公平、更透明的购票环境。市场监管、文旅等部门应健全联合执法机制,通过网络巡查、大数据分析比对、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等方式,充分搜集旅行社、黄牛或其他第三方渠道违法搭售门票或服务、价格欺诈等问题线索,该查处查处、该取缔取缔、该规范规范,并曝光违法侵权案件,解构违法售票套路,对消费者进行教育提示,也对旅行社等经营主体进行警示,释放“查处一案、震慑一片”的治理效应。

  具有搜索推荐功能的平台也应针对旅行者的购票小程序存在的违法侵权问题,加强甄别审核,优化搜索推荐机制,优先推荐官方购票程序,给官方购票程序添加更醒目、更易识别的标识,同时要求旅行社等第三方购票渠道提供与景点的售票合作协议。景点也应加强对官方购票渠道、票价以及售票、退票规则的宣传,给消费者提供购票便利,引导消费者购买靠谱票、公平票、放心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