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保障公平有序市场竞争

  今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针对外卖行业竞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部管理,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共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在当前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持续强化反不正当竞争的背景下,以法治方式保障有序竞争,优化公平公正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要严格贯彻落实反不正当竞争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6月2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于今年10月15日起施行。针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实践中比较突出的平台内卷式竞争,新增规定明确平台经营者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按照其定价规则,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评价的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不得利用数据和算法、技术、平台规则等实施有关不正当竞争行为,推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维护公平竞争。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只有严格执行才能令出必行。要加强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普法宣传和司法适用,将新规运用到具体司法案件中,切实保障好公平的市场秩序。

  要加强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提高经营者违法成本。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提高了经营者违法成本,完善了执法与责任机制。一是新增约谈规定。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可能违反正当竞争的,监督检查部门可以对其有关负责人进行约谈,要求其说明情况、提出改进措施。约谈是一种行政指导行为,这一制度有助于监督检查部门提高监管效率,帮助经营者更好理解和遵守监管要求,切实降低合规成本和处罚风险。二是提升处罚力度。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除增加了对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滥用自身优势地位的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的规定以外,还将损害其他经营者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和利用网络从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最高罚款,由原来的三百万元大幅上升为五百万元,充分体现出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态度。三是严惩商业贿赂。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查”,把严惩商业贿赂作为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的重要措施,严格执行责任到人,规定经营者的工作人员进行贿赂的,原则上应当认定为经营者的行为,经营者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对实施贿赂负有个人责任;有关个人收受贿赂的,由监督检查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处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要持续完善反不正当竞争的配套制度,形成系统完备的制度合力。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竞争领域的基础性、专门性法律,此次修订增加了许多新制度、新规定,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制定和修改有关配套制度,以与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相适应。要细化有关混淆行为、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规则,明确成本核算与低价倾销认定标准,严格区分商品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边界范围,确定“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区分标准,完善不正当竞争平台举报投诉和纠纷处置机制,尽快出台关于约谈经营者有关负责人的具体办法,强化对地方政府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不到位的责任后果等,以促进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效实施,维护好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作者单位:济南市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