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医疗市场不能“野蛮生长”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宠物已成为不少家庭不可或缺的成员。宠物在中国的角色从“宠物”升级为“家庭成员”,宠物主人对宠物的健康也十分关注,宠物医疗市场由此日渐火爆,动物诊疗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1月,我国动物诊疗机构数量达3.4万余家,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7%,增长势头明显。然而,作为宠物健康保障关键环节的宠物医疗机构和医院,却日益暴露出一系列问题,部分医院收费标准不透明、诱导消费、过度医疗,名目繁多、价格参差不齐的宠物诊疗,不但直接影响了宠物健康,对于公共卫生安全、消费者权益以及行业健康发展等,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规范宠物医疗消费市场,让宠物医疗市场不再“野蛮生长”,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当务之急是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诊疗指南、操作规范、行业标准等,使宠物医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让宠物医疗行业在蓬勃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为宠物提供更优质、更可靠的医疗服务。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应严把行业准入关,加强宠物医院设立申请审核力度,确保医院具备开展宠物医疗活动的必要条件,建立健全年检制度,对不合格的医院进行整改或取缔。加强宠物医院医护人员培训,提升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建立资质认证制度,促使从业者提高业务素养。加强对宠物医疗机构的监管,强化宠物医疗价格公示情况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宠物医院价格欺诈、乱收费行为,推动宠物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我国宠物行业起步较晚,要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与时俱进补齐标准法规滞后等短板,加强宠物交易、宠物食品用品、宠物医院等包罗万象的宠物经济业态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宠物经济才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