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就医体验要兼顾公平与效率
在各大医院,为了更好地进行患者分流,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多数都采取了预约制。制度初衷充满善意,但在现实中却遭遇不少患者的吐槽,其中最受关注的,还是“预约优先”与“先到先诊”之间的矛盾。这表面上是排队秩序的问题,本质上是医疗资源供给与需求失衡的问题,这一困局亟待破解。
“先到反后诊”看似小事,实则是影响医患关系的大事。从患者的角度来说,大清早起来排队,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最终却被各种“预约插队”,加剧了患者的焦虑情绪,为患者增添了不少痛苦。从医院管理的角度来说,“先到反后诊”现象暴露的是管理上的漏洞。医院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有责任也有义务确保患者都能公平有序及时地接受诊疗服务。
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难题,提升就医体验,不少地方积极探索,统一门诊叫号规则,采用阶梯顺延制、复诊公平插队法等创新举措,让“先到先诊”与“预约优先”的矛盾得到缓解。比如,迟到阶梯顺延制既保障了按时到达患者的权益,又给迟到患者一定约束,让就诊秩序更公平合理;复诊公平插队法既照顾了复诊患者的需求,又不会太影响初诊患者的利益……这些创新探索,本质上是在努力平衡好医疗资源分配与患者需求的关系,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先到先诊”与“预约优先”之间的矛盾,更好地呵护就医服务的公平与效率。
但也应看到,任何一项改革创新举措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门诊叫号规则的优化亦是如此。对各地医院来说,应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更好地平衡各方的关系与需求。一则,要从制度层面构建公平高效的医疗资源分配体系,努力完善预约挂号制度,建立科学的就诊优先级评估体系等。二则,要充分发挥数据赋能的作用,通过“大数据+”技术来实现医疗资源的精准调配。此外,减轻患者的看病负担不只是医院的责任,还需要政府部门、医务人员、患者等各方主体参与其中,共同推动医疗资源分配的优化与完善。
门诊叫号规则的创新探索,给我们带来了有益启示,期待更多医院对标先进,及时跟进,让医疗秩序更加规范,让每一位患者都能享受公平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