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务接待“瘦身”该动真格了
在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当下,公务接待账本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基层工作的侧面,也照出了基层干部的苦涩。近期记者在西部某县采访时了解到,该县机关后勤服务中心负责全县重大公务活动的接待工作。2023年的公务接待台账显示,当年公务接待总量为270余次,公务接待总费用82万余元。从公务活动的内容来看,迎接上级检查、调研两类活动的数量排名前列。(6月26日半月谈网)
基层公务接待较多,工作人员疲于应付,这早已不是新闻,近年来也是频频被曝光。无独有偶,在西南地区某镇,因邻近高速公路出口再加上工业发达,属于当地“明星乡镇”,每逢重要乡村振兴工作抽查、招商引资工作调研、工业园区建设调研,该镇都是当地的首选乡镇。该镇2022年公务接待支出20余万元,共接待540余批次,超过3300人次。这意味着,对这个镇来说,平均每天要接待一到两起来访人员。这样的现实,在其他一些基层也较为常见。
基层公务接待过多过频,存在极大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对基层的公务支出而言,不少地方都不堪重负,甚至需要工作人员自掏腰包,因为如今的报销程序非常严格,但接待来访人员又有说不出的苦衷,毕竟上级单位来检查工作,基层的工作人员抱有“惹不起”的心理。另一方面,公务接待过频对基层工作的开展来说,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当基层工作人员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接待上时,很难再花时间和精力去干好本职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规范公务接待作为推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小切口”,对其立规矩、明责任、纠偏差,这让公务接待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这本是好事,只是到了基层的执行,又有现实的无奈。有鉴于此,对基层公务接待进行“瘦身”势在必行。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本身就很复杂,而凭空增加的过多过滥的公务接待,更会让基层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基层工作很多,但“主菜”绝对不是公务接待,要改变这一现状,上级有关部门才是真正的“解题人”,要对各种“下基层”的举动进行科学的、严格的管理,该取消的取消、该合并的合并,真正做到动真碰硬为基层减负、减压。
节约是小细节,更是严要求,推动作风转变,就要点滴抓细抓实。总之,基层公务接待“瘦身”该动真格了。目前,相关的制度文件很多,但现实中一些地方的执行效果却不甚理想,这证明此类现象出现了“中梗阻”的问题,而这些,才是眼下最需要着力去解决的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