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点

把小事办到群众心坎里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梳理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急难愁盼系列问题,广泛征集群众意见,不断优化服务举措,让各项政策更加贴心务实,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切实做到了时刻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到首位,办实事,解民忧。(8月24日《人民日报》)

  @王杭:群众利益无小事。政策的制定只有结合实际情况、紧扣群众需求,才能真正推行下去,取得实效。要大兴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真实想法、真实需求,把政策制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真正把实事办好。同时,面对困难和矛盾,要有直面挑战、迎难而上的勇气,不搞花拳绣腿,不做表面文章,从问题的根源入手,切实解决困扰百姓生活、影响幸福指数的民生堵点,如此才能受到群众好评,赢得人民拥护。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牢固树立起、践行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要把工作重心聚焦于老百姓所关心的民生实事上,把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成绩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不断提升政策的温度和精准度,在实际行动中践行初心使命。


下“绣花”功夫优化公交专用道

  近期,北京市交管局、北京市交通委联合发布了《关于继续优化调整公交专用车道通行管理的通告》。自9月1日起,北京继续优化调整部分公交专用道通行管理措施,其中二环主路将全线取消公交专用道。按照公安部“优化城市公交专用道”及北京市委、市政府推进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的部署要求,今年6月1日,北京市推出公交专用道第一批优化调整措施,涉及14条道路。(8月24日新华网)

  @季霜石:当下,城市出行结构的改变使得私家车保有量连年攀升,公交车客流相对下降,很多公交线路存在空载率高的问题。同时,有些公交线路的班次密度不够,公交专用道“空空荡荡”的问题客观存在。再加上很多原本设置的公交专用道存在不连续、易被占用等问题,进一步降低了公交专用道的利用率。面对这种现状,城市需要做的是下足“绣花”功夫,实现精细化管理。例如杭州市制定了公交专用道设置标准,要求道路高峰小时单向公交车流量达到100辆以上,或者公交客流比例达到道路断面机动车客流的60%以上,保证该段专用道被高效率使用。总之,“公交优先”政策应在公共交通和私有车辆间找准平衡,同时鼓励公共交通发展,辅以精细化管理和有效宣传,让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更精准、科学、高效,才能使城市交通系统向畅通、绿色、公益的方向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