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十年来区域城乡入学机会更加公平
本报讯(记者任文岱) 日前,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成效。会议表示,截至目前,教育部已陆续出台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加强和改进综合素质评价、规范高考加分、实施强基计划、推进高职分类考试、改革艺术体育考试招生等一系列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配套政策,分五批指导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各地结合实际制定改革实施方案并有序组织实施,形成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更加完善。
据介绍,十年来,我国不断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区域城乡入学机会更加公平。持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每年从全国招生计划增量中专门安排部分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和考生大省。持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招生名额从2012年的1万人增至2022年的13.1万人,累计录取学生95万余人,形成了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第三方评估显示,专项计划得到多方认可,高校满意度为80%、学生为90%、地方为100%。同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累计已有168万余名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
十年来,考试内容改革不断深化,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不断强化。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目前已达到27个。明确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等五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指导各地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目,进一步降低加分分值。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少数民族加分更加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