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少年儿童防溺水安全堤坝

  记者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委宣传部、应急管理局、消防部门等多方核实了解到,7月7日下午5时许,甘南州合作市城区发生一起儿童溺水事故,有5人经抢救已无生命体征,另1名在医院接受治疗,1名孩子失联。(7月14日央视新闻)

  夏季到来,全国多地发生多起溺水事件,少年儿童不幸溺亡时有发生。6月26日,海南省临高县临城镇文澜江和北部湾交汇海域发生一起溺水事故,共造成4名未成年人死亡;7月4日,江苏省泰州市几名少年在江边戏水,造成2人溺水身亡;同一日,江西省抚州市一名15岁少年私自下河游泳,不幸溺水身亡。

  近年来,教育部门每年都会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发布预警通告,部署指导中小学生防溺水工作,各地也不断加强防溺水宣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夏季少年儿童溺水悲剧依然没有完全杜绝,农村地区问题尤为突出。夏季天气炎热,孩子们喜欢玩水游泳,增加了溺水事故的概率。据国家卫健委和公安部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5.7万人死于溺水,少年儿童溺水死亡人数占总数的56%,平均每天有88个孩子因溺水死亡。溺水已成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儿童溺水悲剧“屡防屡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家长安全意识淡薄、学校和社会的防溺水教育力度不够,基层政府部门和乡村社区监管需要进一步加强,一些具有中高风险隐患的水库、水塘、水井、鱼塘等缺乏有效管理。同时,少年儿童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面对“不要玩水”的告诫不入耳入脑入心,未成年人盲目下水救人也成为引发悲剧的原因。鲜活的生命被永远定格,给许多家庭带来的伤痛长期难以磨灭。

  暑期是儿童溺水高发期,全社会要共同筑牢防溺水安全堤坝。各地各部门要全力做好防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统筹协调水利、应急、公安等多部门多方力量,做好涉水区域的安全排查,及时对辖区内河、水库、湖泊等重点危险水域进行排查整治,加强水库、河流、湖泊、坑塘等重点危险水域安全管理,完善安全警示标识,配置安全防护设施和相应救援工具,认真组织巡查值守,把预防工作做在前头,织密织牢暑期青少年学生防溺水的安全防护网。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做好提醒、防范和应对工作,做好防溺水教育宣传,一律严禁学生私自下水游泳,加强中小学生和家长的安全意识教育、安全技能培训,引导家长做好对孩子的安全监管,筑牢防溺水的安全网。作为孩子第一监护人,家长要切实承担起监管职责,落实保护孩子安全防护措施,给孩子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增强安全意识和防护自救能力,坚决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防溺水安全教育注重数量的同时,更应注重质效。要以更加生动形象直观教育的形式,让孩子们喜闻乐见、入脑入心,将安全意识根植于学生的大脑中。宣传教育要进村入户,全方位弥补教育宣传短板,让儿童远离溺水危险。相关职能部门和家庭、学校、社会多方联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把暑期安全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实处,守护孩子们健康安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