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发布2021年度十大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指导案例

  本报讯(记者张晓娜) 近日,为展示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积极作用,宣传业务知识,加强工作指导,推动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依法规范执业,更好建设美丽中国,经各地推荐和专家评议,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组织编写了2021年度十大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指导案例,并予发布。

  十大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指导案例分别为:涉嫌走私再生黄铜货物的固体废物属性鉴定案;对不明加工物性质鉴定案;对废水超标排放致环境损害鉴定案;废液挥发致环境空气损害鉴定案;废气超标排放致大气环境损害鉴定案;不明有机物非法处理致环境损害鉴定案;超标排污污染河水致养殖场鱼苗死亡鉴定案;长江干流水域非法采砂致生态环境损害鉴定案;盗伐林木致生态服务功能损失价值鉴定评估案;野牦牛肉和西藏野驴肉的种属鉴定和价值鉴定案。

  近年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大力加强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规范化、法治化、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服务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检察环境公益诉讼,有力支持了环境资源诉讼、环境行政执法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截至2021年底,经司法行政机关登记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220家,同比增长10%;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人3800余名,同比增长15%;环损鉴定2021年业务量2.06万件,同比增长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