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条治理网络暴力 建设清朗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利用网络进行欺诈活动,进行人身攻击等,这样的言行要坚决管控,决不能任其大行其道。要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


  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近日,中央网信办就加强网络暴力治理进行专门部署,要求网站平台认真抓好集中整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和解决网络暴力问题,切实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

  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并网暴致抑郁,新冠病毒感染者屡屡成为网暴对象,15岁寻亲少年刘学州生前在微博控诉网暴……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给当事人的身心带来巨大伤害,甚至引发严重后果,对个人、社会、整个网络生态的危害不容忽视。在这一背景下,中央网信办作出专门部署,加强网络暴力治理,既正当其时、又极其必要,反映了相关职能部门治理网络乱象、打击网络暴力现象的决心,对于维护广大网民权益、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暴力的空间。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利用网络进行欺诈活动,进行人身攻击等,这样的言行要坚决管控,决不能任其大行其道。没有哪个国家会允许这样的行为泛滥开来。必须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

  去年以来,相关部门通过开展专项行动和集中治理,打击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等,有效遏制了网络暴力等乱象的滋生蔓延,取得了积极治理成效。但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打击网络暴力现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完善治理机制,坚持全链条治理,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防止反弹回潮。要建立健全识别预警机制,进一步细化网络暴力信息分类标准,强化行为识别和舆情发现,及时预警网络暴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建立健全网络暴力当事人实时保护机制,调整私信功能规则,运用算法、关键词过滤机制等,及时过滤“网暴”内容,强化“一键防护”等应急保护措施,建立快速取证和举报通道;加大弹窗提醒警示力度,对施暴者在发出言论前,可弹窗提醒可能的违法违规风险和可能产生的危害,对被施暴者也可通过弹窗提醒对方违法违规并加以保护的话语。要严防网络暴力信息传播扩散,以社交、直播、短视频、搜索引擎、新闻资讯和榜单、话题、群组、推荐、弹窗等环节为重点,及时清理处置涉及网络暴力的评论、弹幕等内容。要加大对违法违规账号、机构和网站平台处置处罚力度,针对首发、多发、煽动和跟风发布等不同情形,分类处置网络暴力相关账号,严肃问责处罚失职失责网站平台,会同有关部门依法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要强化警示曝光和正向引导,及时公布典型案例处置情况,推动权威机构和专业人士友善评论、理性发声,引导广大网民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和伦理道德,共同抵制网络暴力行为,坚决防止网民遭受网络暴力侵害,为推动网络空间更加清朗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