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设立竞争垄断委员会
更好服务保障首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
本报讯(记者任文岱) 近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该院竞争垄断委员会及专业审判团队设立情况。
据介绍,自2014年建院至2021年底,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受理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类案件共计1436件,审结1244件。其中,受理一审案件529件,审结470件;受理二审案件907件,审结774件。在全部审结案件中,判决结案652件,占比52%;调解结案43件,占比3%;裁定发回重审、准予撤诉、驳回诉讼请求、移送管辖等方式结案占比45%。
据了解,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在审理北京区域内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一、二审民事案件的同时,还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垄断行政案件管辖问题的通知》的规定,集中管辖全国范围内不服国家反垄断局行政处罚的垄断行政案件,在全市乃至全国范围内竞争垄断类案件审理工作中承担越来越重的职责。特别是近年来,该院受理的竞争垄断类案件数量增长明显,涉及领域、行业逐年扩张。其中,2020年受理竞争垄断类案件184件,2021年达306件,预计2022年竞争垄断案件的收案数量将超过500件。
为更好服务保障首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提高竞争垄断案件专业化审判水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在院级专业法官会议制度中新设了“竞争垄断委员会”,并配备竞争垄断专业审判团队。
据悉,该院新设的竞争垄断委员会和专业审判团队将依法妥善审理竞争垄断类民事案件,既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的积极性,以及企业的规模优势,又要遏制企业滥用优势,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加强互联网、大数据等新领域、新业态竞争垄断类案件审理,推动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为数字北京建设提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