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第一代公安人肖像摄影展引强烈反响

致敬,老警——

湖南第一代公安人肖像摄影展引强烈反响


  本报讯(记者廖隆章) 近段时间,前来湖南省谢子龙影像艺术馆观展者络绎不绝。《致敬,老警——新中国湖南省第一代公安人肖像摄影展》自2022年1月10日第二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开展以来,现场观众已近10万人次,超过600万网友在线上观展。这个以20名平均年龄达91岁的老警察为拍摄对象的摄影展,是著名摄影家阳红光《共和国不会忘记》四部曲艺术创作的最后一部。作为压卷之作,展览气势恢宏,庄严肃穆。

  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安工作是十分艰难的,第一代公安人的奉献和牺牲是巨大的。“湖南和平解放之后,百废待兴,潜伏下来的特务伺机而动,党和人民的事业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我们的第一代公安人就是在那种环境下和敌人斗争。”阳红光在老公安肖像前讲述着老人们背后的故事。

  在怀化市公安局退休的老警丁时来清楚地记得发第一代公安制服时的情景,“领章里还有血型。”当时5000余名湖南首批公安人的主要工作是清贼送客、禁赌禁娼、荡涤旧俗、维护治安。

  新中国第一代公安人是公安事业的拓荒者、铺垫者,是新中国发展史的亲历者和创建者。公安史料记载,1949年8月5日湖南和平解放,10月13日湖南省临时政府公安厅正式成立。至1950年初,省会长沙和7个行政专署及所属的75个县成立了公安机关。首批公安人员逾6000人,他们以南下干部、地下党成员、解放军转业官兵为主体。据统计,全省目前尚健在、在公安机关离退休的不足70人,且大多身体状况欠佳。此次阳红光团队选取了其中20人进行了抢救性采访、拍摄并展览。他们中间,年龄最大的已经95岁高龄,最小的也有88岁,平均年龄91岁。

  创作者将老人现在的肖像特写与年轻时的旧照片并置展示,视觉冲击力尤其强烈。“虽然画面反差极大,但一点也不违和。”现场几名大学生在一对夫妻老警肖像前流连忘返,“老爷子年轻时好帅气,老奶奶(年轻时)好漂亮啊!”

  展厅配有采访老警们的纪录短片。他们回忆起当年解放长沙、保卫人民群众安全、保卫红色政权的历史瞬间时,仍然激情澎湃,似乎仍在征战沙场。

  展厅还陈列了当年的臂章、胸章、手电、台灯等一些实物,老警们荣获的一级、二级人民警察金盾勋章、“从警30年荣誉章”“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其中三人的“一级金盾荣誉章”前,围观者最多,因为“全湖南都没几枚”。

  “虽然(老警们的)年纪这么大了,但还是能感受到他们目光中的威严和脸上的正气!”长沙一对退休干部夫妻有着共同的感受,“这就是我们老人民警察的样子。”

  记者注意到,有些老警,其名字早就在政法系统甚至老百姓中耳熟能详。如89岁的邢文选,曾任湘潭市公安局局长。一提起他,许多湘潭人尤其是醴陵百姓肃然起敬。上个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他雷厉风行、铁面无私、关怀同志、体贴下属的故事广为流传。

  还有些老警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热心公益,有的担任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有的在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时积极捐款,有的带头捐款修建抗战纪念碑,还有的退休后仍撰写三十几份调研报告,不断为家乡建设建言献策。

  一位民警观展后说:“这个摄影展跟我之前想的不一样,他们(老警)比我想象的要朴实、真诚。他们身上的故事并没渲染,但就是很触动人心。”

  湖南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展览不仅是对湖南第一代公安前辈的歌颂和赞扬,也是对这段波澜壮阔的人民公安史和新中国发展史的纪念和缅怀,更是我们继往开来、接续奋斗的精神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