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小份饭菜”成为节日消费的寻常景

  据媒体报道,春节期间,多地饭店、酒楼的年夜饭、聚餐活动火热。不少餐饮企业积极求新求变,为食客准备了多种过年就餐选择。为适应小家庭聚餐需求和减少食物浪费,一些饭店推出了“小型团圆宴”“小份饭菜”等。

  除夕之夜,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顿热闹的年夜饭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然而,受疫情影响,2022年的春节依然有很多人响应国家和各地政府的号召选择就地过年,放弃了与故乡亲人团聚的机会,一些人甚至单独过年。如何让一个人、两个人的年夜饭也能吃出幸福感、仪式感,吃出“年味”,成为不少商家为之动心思的商机。

  2021年我国重拳遏制食品浪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粮食节约行动方案》等发布施行,将节约粮食从道德标准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小份饭菜”的推出,也是响应国家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有益尝试。近年来,随着“光盘行动”“半份菜”等厉行节约的举措推广,食品浪费有所改观,但仍有不少人“下馆子”时讲排场、少吃多点,也有一些商家变相让顾客不顾实际多消费。特别是逢年过节,食品浪费现象尤为严重。春节版的“小份饭菜”有利于减少年夜饭浪费,遏制铺张浪费现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止食品浪费,要“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在醒目位置张贴或者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或者由服务人员提示说明,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提升餐饮供给质量,按照标准规范制作食品,合理确定数量、分量,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规格选择”。“小份饭菜”的推出,是餐饮服务提供者履行自己在反食品浪费工作中的应尽责任和法定义务。

  “小份饭菜”这一举措不仅对春节期间就地过年的人有着特殊意义,也值得在所有的家庭中推广,让“小份饭菜”成为节日消费的寻常景。必须要明确,不是大肆铺张才能让年夜饭吃得更好、吃得更有“年味”,全社会成员都要改变错误观念,就算是年夜饭,也要以吃好、吃饱为标准,绝对不应该奢靡浪费。当前,一些地方在节日期间还存在相互攀比的不良风气,比如比谁开了好车、买了豪宅……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年夜在朋友圈发“丰盛年夜饭”照片的人也不在少数,甚至还由此衍生了一种变相炫耀与攀比——“比比谁的年夜饭吃得品种多、吃得丰盛”。“小份饭菜”的推出,应成为引导人们转变消费观念、反对浪费的有利契机。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古往今来,“勤俭节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道德风尚,留下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历史警思。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点都不能少,必须坚持以俭修身、以俭兴业,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有关部门要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餐饮企业要主动引导顾客按需点餐,提供“小份菜”、餐后打包等服务。消费者要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绿色的消费理念,从自身做起,坚决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让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成为节日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