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点
传递奥运精神共赴冰雪之约
1月23日,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以“争当网络护跑手,陪伴火炬迎冬奥”为主题推出宣传活动,吸引网友参与线上火炬护跑行动。通过传播冬奥知识,传递奥林匹克精神,共迎北京冬奥盛会,让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网友通过互联网汇聚起来,共同为北京冬奥会加油助力。(1月24日 《人民日报》)
@孟伟:作为奥林匹克历史上首次开展的大规模火炬网络宣传推广活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活动对激发民众的冰雪运动热情、助力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为办成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具有积极作用。倾情冬奥,我们都是火炬护跑手。冬奥体现的不光是“讲好中国故事,共赴冰雪之约”的大国承诺,也不仅是冰雪健儿们“升国旗、奏国歌”的夺牌时刻,更是亿万普通民众通过参与冰雪运动而升腾起的拼搏精神。北京冬奥会已经向我们迎面走来,我们要以最好的状态去关注冬奥、认识冬奥、走进冬奥、拥抱冬奥,一起向未来。
做好涉疫医废处置工作
在1月19日举行的浙江省两会代表小组会议审议时,省人大代表、宁波城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钟建波称,“全市医疗机构4800多家,医废收运点290多个,加上疫情突发时设置的隔离点、核酸检测点,高峰时医废收运点达到480多个,要实现‘涉疫医废日产日清’的刚性目标,压力很大。”这番话,引发与会代表的共鸣。(1月20日《宁波日报》)
@王学进:涉疫医废的及时安全收运处置,是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快检测、快流调、快编组、快转运、快隔离等工作的重要保障,是打赢疫情防控战、阻击战的关键一环。虽然在整个抗疫战中,涉疫医废的处置属于末端管理,但从其潜伏的隐患和风险来看,必须要把它作为不能忽视的主战场,丝毫不能大意。万一处置不当,造成“二次污染”,后果不堪设想。承担收运处置的单位责任很大,压力更不用说。各地要加强医废收运处置全流程智慧监管,建设好医废集中处置点。在重大的急性传染病暴发期间,医疗废物的产生量猛增,可能远远超过原有的处置能力。因此,要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医疗废物处置的应急工作,制定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应急预案,更好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自己不吃卖给别人”倒逼监管发力
近日,四川省眉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当地一家外卖店开展突击检查。在店内,执法人员发现多处违规乱象。现场视频显示,店铺的厨房油烟机上布满了灰尘和油渍,且油锅正上方部分油渍已经脱落。用垃圾袋装食品,用生锈的剪刀剪鸡腿,生肉不覆膜放冰柜,在厕所蹲坑旁给袋装鸡解冻……执法人员怒问无良商家:这样的炸鸡你自己吃吗?(1月21日《光明日报》)
@孙守森:事实上,类似的反问已经不是第一次。面对执法人员的质疑,商家往往难以回答。民以食为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抓得紧而又紧。有关部门要全面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统一性和专业性,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要加强食品安全依法治理,提高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保证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