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点

警惕虚假评选乱象

  公司“被报名”参加免费的“优秀企业”评选活动,在“你追我赶”的投票竞争中被诱导花钱买票提高排名,钱越花越多,最终换得一个没用的“野鸡”奖牌。陕西省华阴市警方最近破获一起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案,涉案资金初步估计超过5亿元。这起案件揭开了一场自2018年开始、受害企业遍布全国的“野鸡”评选骗局的秘密。(8月26日新华社)

  @黄齐超:现实中,网络评选的事例遍地都是,很多都是骗局,比如“最××的少年”,让家长动员亲戚朋友给孩子拉票,或者直接通过刷票公司买票等操作,花钱越多票越多,胜出的概率越大。这样的拉票评选,无疑是烧钱的游戏,没有半点公平。让虚假的网络评选无处遁形,需要公安机关和其他职能部门联合打击、惩处。企业也要端正态度,摒弃虚荣心,别做骗子的“韭菜”。金杯银杯不如消费者的口碑,认真生产和经营,比评选的奖牌更能获得认可。


破解“烦恼指数”

  为了给企业做好服务,浙江宁波大港工业社区创新建立了企业“烦恼指数”平台,企业、员工通过线上线下十大途径畅通诉求渠道,社区工作人员主动走访企业以及线上平台的舆情反映等信息,及时汇总、分析。社区还充分发动党群力量,组建了社工、网格员分片区服务,并在企业中发展区域职工代表179名,信息员、民情观察员3200多名。这些都充实了企业“烦恼指数”数据库。(8月25日《宁波晚报》)

  @郭元鹏:基层部门通过搜集、分析、破解“烦恼指数”,推动企业发展更顺畅,创业更舒畅,成功更通畅,让企业的发展少了“前行路上的烦恼”“发展路上的苦恼”“成功路上的懊恼”。有关部门不妨将“烦恼指数”数据库更加宽广化,建立不同类型的“烦恼指数”,比如百姓“烦恼指数”、社区“烦恼指数”等等,正视问题,为问题解决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