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自今年4月份以来,“小龙坎”火锅店、“蜜雪冰城”奶茶店、“华莱士”快餐店、“杨国福”麻辣烫店、“奈雪的茶”奶茶店、“大润发”超市曝出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近日,网红餐饮连锁店“胖哥俩肉蟹煲”个别门店曝出大量使用过期食材等问题,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针对近期曝光的食品安全案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查处情况,要求全面排查同品牌所有门店、强化总部管理、严惩涉事门店并处罚到人、惩处涉事企业同时追查上下游和同行业各有关企业。
民以食为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关系我国14亿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抓得紧而又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这些年,各职能部门下了很大气力抓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老百姓仍然有很多期待。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频频曝出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容易“透支”群众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乃至整个食品行业的信任,引发群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
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要加强食品安全依法治理。要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统一性和专业性,严把产地环境安全关、农业投入品生产使用关、粮食收储质量安全关、食品加工质量安全关、流通销售质量安全关、餐饮服务质量安全关,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督管理和处罚力度,对违法违规的企业坚决持“零容忍”态度,让违法违规者付出法律代价。发挥对食品安全领域中违法违规行为处罚的警示和震慑作用,促进食品行业的正向发展。此外,应建立和完善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对不良信用记录的生产经营者加大检查力度,进一步促进和保障食品安全生产经营。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深刻认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法治意识,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在食品原料储存、加工等相关环节加强食品安全检验工作,对职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和考核,通过增设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对食品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把关,防止低质量或有害食品“流入”百姓餐桌。
消费者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购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而使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要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维权,向食品生产、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以合法渠道保障自身权益。消费者在维护自身权益过程中也能够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起到监督作用,有利于促进企业在食品安全方面做出相应改善。
各市场主体积极行动起来,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提高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能力,提升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就一定能为老百姓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食品安全保障,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