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视力矫正市场乱象关键是加强监管

  随着近视低龄化现象愈发常见,很多家长把矫正孩子视力当成一件大事。但市场上存在的诸多乱象,让人放心不下。据记者报道,有近视治疗中心向顾客兜售各种治疗方案,包括穴位按摩、敲打、扎针、泡脚、仪器训练等。这些治疗收费不低,据工作人员介绍:“每次治疗持续45分钟左右,只要开始治疗,就不能少于一期,也就是10天,每期的费用都在4000元以上。”(3月19日光明网)

  近视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外貌影响非常大,近年来近视已经成为万千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之一。有些不良商家正是抓住了家长这种焦急的心理,开始在市面上宣传各种矫正视力的治疗方式和相关产品。这些治疗方式和相关产品都拥有普通人不懂的“专业名称”,推销人员在介绍中常常把原理说得神乎其神,把功能介绍得玄之又玄,从而让家长们深信。

  事实上,真性近视很难自我调整恢复,最为常见的治疗手段是配眼镜,矫正视力多是炒作概念。目前,市场上名目繁多的视力矫正项目虽然理疗手段各不相同,但本质都是通过按摩起到缓解视力疲劳、提高视物清晰度的作用,这些疗效都是暂时的,对于降低患者的近视度数效果有限。视力矫正项目属于医疗保健范畴,一般情况下没有副作用,因此对于项目的疗效和从业人员的资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监管盲区,而商家正是利用家长急切的心理,通过炒作概念牟取暴利。

  遏制视力矫正市场野蛮生长关键是依法加强监管。作为一个规模庞大且不断扩张的市场,近视治疗领域的诸多乱象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要加强近视治疗市场的监管,严把审批关,严格准入制,严防不实虚假机构混入市场,净化市场环境,保障消费安全。要加大执法力度,对不法商家进行专项整治,坚决查处无效产品、无良商家,对虚假、夸大宣传等方式骗取消费者钱财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过高额罚款让其付出高昂代价。要建立健全举报机制,鼓励广大市民积极举报有问题的近视矫正医疗机构,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家长要在帮助孩子提升健康生活习惯上多下功夫,努力培养孩子科学用眼、爱眼护眼的良好习惯,选择正规的近视医疗机构防治近视,切莫轻信虚假宣传,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