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细花代表:创建旅游特色村庄助力乡村振兴
编者按:今年两会上,乡村振兴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近日,各位人大代表建言献策,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讯(记者汤瑜)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细花向本社记者表示,今年全国两会,她建议发挥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在全国创建一批旅游特色村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近年来,乡村旅游成为有关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低收入群众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和重要渠道,在实实在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黄细花认为,应充分挖掘乡村旅游资源,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她看来,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保护乡村生态环境。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治理,让农村环境更优美、空气更清新、水源更洁净。
黄细花提出,当前还存在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诸多因素,比如在山区发展文化旅游的企业在财税、金融等方面缺少特殊政策支持,影响了一些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公共交通和旅游设施滞后,制约了乡村旅游的接待能力。此外,许多地区同质化旅游产品的市场吸引力明显不足,高水平文化旅游人才稀缺。
为此,黄细花建议,首先,要创建一批旅游特色村庄,推动财税、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政策优化。在全国创建一批旅游特色村庄,开发与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乡村旅游产品,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农业观光园、休闲农庄、乡村民宿、乡村度假村等,加快打造一批旅游特色村、亲子教育和自然教育基地、自驾车旅游营地、乡村旅游创客基地、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示范带动全国乡村旅游建设。
其次,要提升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加大对乡村振兴所在村旅游公路、停车场、旅游咨询中心、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并对乡村旅游经营户实施改厨、改厕、改院落、整治周边环境进行资金补助支持。
此外,她建议建立乡村振兴学院,培育乡村旅游人才队伍。黄细花认为,应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乡村振兴学院和文化旅游职业院校,鼓励国内知名旅游高等职业学校通过结对帮扶、定制培养人才等方式支持文化旅游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