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系统亮出二〇二〇年成绩单

  本报讯(记者邵春雷) 3月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工作报告。

  报告显示,2020年全年,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39347 件,审结35773件,制定司法解释28件,发布指导性案例17个,加强对全国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3080万件;审结、执结2870万件;结案标的额7万亿元。

  去年,全国共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11万件,判处罪犯152万人,总体呈现下降态势。

  2020年,全国法院系统为维护防疫秩序和社会大局稳定,严格落实依法防控要求,积极出台司法政策,依法快审快结涉疫犯罪案件5474件6443人,发布34个涉疫典型案例,严惩隐瞒出境史致多人隔离、诈骗援鄂医护人员、假冒慈善机构骗捐、哄抬物价、造谣传谣等犯罪行为,形成有力震慑,维护了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经济社会秩序。

  2020年全国法院系统审结涉黑涉恶犯罪案件33053件226495人。对孙小果、陈辉民、尚同军、黄鸿发等黑恶势力犯罪组织头目依法判处死刑,一批涉黑涉恶犯罪分子受到法律严惩。坚持“打财断血”,依法判处财产刑并追缴、没收违法所得,实际执行到位金额1373亿元。坚持“打伞破网”,审结公职人员涉黑涉恶保护伞犯罪案件2668件。

  为维护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全国法院去年审结重大责任事故、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等犯罪案件2165件3384人,依法严惩未取得安全许可证从事生产经营、发现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等犯罪行为,切实维护群众生产安全。出台食品安全司法解释,斩断食品“黑作坊”生产经营链条,严惩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切实维护群众舌尖上、针尖上的安全。针对高空抛物、偷盗窨井盖等问题,加大惩治力度,推动综合治理,切实维护群众头顶上、脚底下的安全。

  在严惩腐败犯罪方面,2020年,法院系统配合国家监委完善监察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2万件2万人。积极配合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审理追逃追赃、没收违法所得等案件316件,裁定没收“红通人员”姚锦旗等164人违法所得11亿元和位于多国的不动产,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违法所得无处隐匿。

  电信网络犯罪也是当下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去年,法院系统审结电信网络诈骗、网络传销、网络赌博、网络黑客、网络谣言等犯罪案件3万件。严惩侵犯公民财产和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对拒不履行网络安全管理义务、为信息网络犯罪提供帮助的,一律依法惩治。严惩一批网络黑灰产业链犯罪,决不让网络空间成为法外之地。

  报告还指出,法院系统在工作中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统一,制定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细化审理程序,保障诉讼权利,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有罪的人受到公正惩罚。坚持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依法宣告656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384名自诉案件被告人无罪。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刑事案件1818件,审结国家赔偿案件1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