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院2020年执行工作“成绩单”公布

执行到位金额超1083亿元


  本报讯(记者王涵) 近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2020年全市法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执行工作情况,并围绕抗击疫情、保障民生、善意执行等三方面重点工作发布了十大典型案例。

  2020年,北京法院紧扣“六稳”“六保”工作大局,以落实善意文明执行、创新发展执行机制、扎实开展涉民生专项行动为切入点,强化组织、精准施策,最大限度发挥司法保民生、促发展的功能,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2020年,北京法院新收执行案件268913件,同比上升1.99%,已结267846件,同比上升1.56%。执行到位金额共计1083.2亿元。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全市法院积极构建“规范+高效+善意”执行机制,在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尽可能减小对被执行人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将善意执行理念落实到每一起案件办理中,切实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同时,北京法院创新执行机制方法,确保执行工作有序推进。通过建立不动产线上查封系统,可直接查询、控制被执行人名下的不动产,已成功查控各类房产7139套。通过完善住房公积金线上查控机制,可直接查询被执行人的住房公积金账户和交易明细等信息,已查询公积金信息344130人次。通过搭建京牌车辆专线查封系统,已成功查封京牌小客车10018辆,节约办案时间超过50%。在全国首创探索利用机动车道路停车信息查找车辆,目前已与市交通委启动技术对接,完成对接后录入被执行人车辆牌照号码,可实时获取相关道路停车信息,实现对被执行人车辆的高效查控。充分运用VR技术、网络直播组织线上看样,对法拍财产多角度、全方面宣传,开展网络司法拍卖“直播周”活动,累计“围观”人数近3000万,助力打造北京法院优质法拍品牌。2020年,全市法院网拍成交金额252.03亿元,为当事人节省佣金5.42亿元。

  发布会上,北京高院执行局局长杨越发布了2020年北京法院落实“六稳”“六保”工作十大典型案例,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展现了北京法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服务疫情防控大局,保民生、保就业的工作成效。此外,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朝阳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分别通报了执行工作情况。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坚持依法强制执行与善意文明执行相统一,2020年共推动当事人和解结案300余件,结案金额超过200亿元。朝阳区人民法院精准施策护航民生保障,在依法办理的前提下适时调整执行措施,鼓励当事人融资复产,既保证债权人利益不受损失,又使被执行企业恢复生机,为全额实现劳动者权益打下基础。